
對大理最初的一點點印象是從兒時看的露天電影《五朵金花》中得來的,但那時太小,還不懂得欣賞電影中大理蒼山、洱海的迷人景致,倒是朦朦朧朧地覺得金花姑娘長得分外的健康和美麗。十多年後的今天,這次我終于有機會做一回“阿鵬”,到數千里外彩雲之南的蝴蝶泉邊會一會心儀已久的“五朵金花”。
從昆明到大理的公路如今已經修得非常的平整,其中楚雄至大理的100多公里還是高速。一路上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因此4個多小時的路程並不覺得有多麼冗長,似乎在談笑間車子已經抵達了大理的下關。俗話說:下關的風,上關的花,蒼山的雪,洱海的月,這“風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特色。但7月的下關並沒有飛沙走石的惡風襲人,拂面的是陣陣宜人的涼風。在下關品嘗了大理名吃氣鍋雞後,我們開始了大理的遊程。白族的女導遊金花——在大理遊客管白族的姑娘一律叫金花,小夥子一律叫阿鵬,《五朵金花》這部大躍進時期老電影的影響如此深遠,足可以活活氣死現今的所謂第N代的導演們——先帶我們來到了“三坊一照壁”的喜洲白族民居觀看著名的白族“三道茶”表演。可是十分不巧,正好有另一批遊人已經在欣賞了,我們只能在民居里四處轉悠,購買裝飾性很強的蠟染布畫和大理石工藝品。民居有些破舊,規模也不大,又不解其中的建築奧妙所在,大家看了都覺得不以為然。半小時後,我們終于能夠坐在一個搭著舞臺和天棚的院子里邊品茶邊觀賞白族姑娘小夥們的民族歌舞表演了。這些17、8歲的年輕人又唱又跳,盡情地表現著白族能歌善舞的浪漫個性,很是賣力,但終究是一些草臺班子,無多少藝術性可言。表演間隙,這些小金花和小阿鵬們又忙著一道道地給大家端茶送點心,十分辛苦,因此大家在每一個節目結束後都很給面子地鼓掌叫好。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還是有一些特點的,尤其是那道甜茶,加了羊奶酪和核桃片,有的人說膻,我喝著倒是覺得口中別有一股香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