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一直以來對少林寺的了解,僅僅是來自于1982年的那部電影,盡管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出生,但記憶中自己小時候總是能在電視上看到這部經典的片子,和鄭緒嵐這首幽幽的《牧羊曲》。我是個喜歡吹口哨的女孩,一路上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與憧憬,口里重復的吹著這個曲子,或許是想給自己營造更多的少林氛圍吧。當然女孩吹口哨一直遭到家人的反對,總是會和壞分子、不好的符號聯係在一起,不過一貫以淑女范兒示人的我相信正義的人還是能分辨的出曲直的。
一路興奮的來到登封時,我才發現自己口哨的配樂實在多余,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武術學校儼然已經成為了不用訴說的少林形象,山里莊外的《牧羊曲》更是此起彼伏,蕩氣回腸在這群山環繞的山谷之間。去往少林寺的路上總能看到孩子們一隊一隊的喊號習武,于是腦子里不免產生個問號,不知是不是當地的孩子從小的教育都在武術學校中度過?當然,這是個無從考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