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9月5日電(記者胡善安)由福建省文化廳和永定縣共同出品的福建省首部原創歌劇《土樓》近日在福州成功首演。
此前,該縣創作的大型交響樂《土樓回響》,榮獲首屆中國音樂獎——“金鐘獎”;該縣創作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作為福建第一臺劇目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與此同時,群眾性文體活動在永定城鄉也蓬勃開展。
該縣培豐鎮成立了由50多位農民參加的書法協會,定期組織書畫展,共同切磋技藝,農民張美德家被龍岩書法協會授予全市唯一的“龍岩市書法培訓示范點”。
目前,全縣近200個村(社區)發展了文娛組織,擁有舞蹈、民樂、曲藝等各類業余文娛隊伍100多支。去年初至今年8月底,全縣文化部門為農民送圖書6萬冊,送戲50場、電影300余場,5萬多群眾直接受益。全縣24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村村都建有圖書室、閱覽室、農家書屋。
“變閒為樂”是永定縣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大亮點。永定縣採取財政貼補的形式,宣傳文化部門加強引導,促進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展現才華並在自娛自樂中盡情享受休閒時光。在培豐鎮洪源村,由一批小青年結合而成的“全福興醒獅團”成了當地文化的一個特色品牌。
用市場機制經營文化產業,這是近年來永定文化持續繁榮的新活力。該縣高坎撫片區的6個鄉鎮“金龍杯”籃球賽,爭取所在鄉鎮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大力支持和資助,至今已連續舉辦25屆,場場爆滿,深受農民群眾歡迎。即將舉辦的“2011年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暨福建土樓文化節”概算經費近千萬元,由籌備工作組通過各種渠道自求平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