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912酒吧一條街即將開業,屆時合肥的酒吧數量將超過20家。實際上,這個數字並不令人吃驚,早在2006年,合肥酒吧數量就達到30多家,可惜的是,許多酒吧沒有挺過創業之初的艱難,一哄而散。雖然繁華景象猶如曇花一現,但市場以特別的方式記住了它們的存在。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投資一個酒吧至少要有千萬資本,才能玩得轉。
酒吧消費水平不低
6日下午,記者來到1912酒吧街上,看到幾家酒吧已經裝修得差不多了。一家酒吧負責人介紹,2年前就準備進駐合肥,但由于內部原因計劃被擱置,現在卷土重來。吸引諸多酒吧來肥落戶的原因之一,就是合肥人在酒吧里可觀的消費水平。記者了解到,在酒吧的消費,主要是用于購買酒水、飲品和水果,其中酒水是大頭。
“來酒吧就一定要喝酒,稍微上檔次的洋酒一瓶都在千元以上。在酒吧過生日或是同學聚會,一千也能玩,五千也能花得掉。”經常光顧酒吧的陳女士說,去酒吧就不能太算賬,有時一高興,小費都能給一百。
合肥一家“本土”酒吧的副總經理鄭勇說,“合肥這幾年發展很快,而我們的經營理念是:領先合肥五至十年,所以在消費定位上就看齊一線城市。”
“合肥人在酒吧里的消費水平一點不低,部分酒吧的人均消費水平,已經超過上海,達到300~500元。”鄭勇向記者介紹,一般來說,2個人結伴去酒吧,人均消費在250~300元,4個人結伴的話,人均約花費200元左右,“主要是兩個人分一瓶酒,有點多,三四個人喝一瓶,剛好差不多,攤薄了人均消費。”
八成顧客是“白領”
30歲的阿貓(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也是酒吧的常客,喝點酒聊聊天,再看看演出,玩到淩晨一兩點才離開酒吧。“玩得再晚,第二天早上8點半鐘,我都要穿戴整齊,準時出現在單位,按手印打卡,但我每隔幾天就要去酒吧放松一下,要不壓力太大,我會繃不住的。”阿貓說。
業內人士說,酒吧是一個交流的場所和平臺,在這里可以認識朋友,也可以適度放縱,這可能就是酒吧的生存價值。玩酒吧的八成是白領,他們也是消費水平較高的人群。
不過,現在不少酒吧將目光瞄準了大學生等“潛在人群”。“酒吧產業有潛在客戶和固定客戶之分,我們現在會將目光放在潛在客戶上。”鄭勇告訴記者,“泡吧”人群會有更新換代的周期,“一般消費者玩個兩三年就會膩了,這時候就需要補充新鮮血液,合肥這方面的潛在人群是很大的。”
合肥不少酒吧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接觸這一人群,並用打折、AA制等方式,吸引此類“潛在人群”來酒吧,並熟悉酒吧文化,“這些人現在消費能力有限,但將是未來合肥酒吧業競爭的主要對象。”
風格雷同仍是通病
“去酒吧玩,哪一家都行,反正都差不多,酒水、演出沒有大的區別。”在合肥,不少“玩酒吧”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據介紹,加上1912酒吧街即將開業的酒吧,合肥酒吧數量一共約20多家。可它們大多數是“慢搖吧”,很少有清吧、餐吧,風格非常單一。“慢搖吧是從迪吧演變而來,大多數都有播放音樂、安排演出的內容,但比迪吧稍微清靜一點,適合人群也更廣泛;清吧和餐吧主要是喝酒、吃飯、聊天的地方,相對適合喜歡安靜的人群,不過這類酒吧在合肥還比較少。”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合肥的酒吧格局並不明顯,但在未來,很可能就會有想安靜地聽聽音樂的會去音樂酒吧,想晃動起來需要點激情的就去慢搖吧,而希望結交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的,則可以去各個“主題吧”。
未來主題酒吧的興起,會帶動各種不同風格的酒吧興起,“各種不同風格酒吧在一起碰撞,會培養消費者對酒吧文化的認知,什麼風格是我喜歡的?當一定的消費群體適應不同風格的酒吧,並形成固定的消費人群後,才會形成合肥自己的酒吧文化,這個時候,才能說合肥的酒吧經濟進入了成熟期。”鄭勇告訴記者。
投資別被“酒”衝昏
合肥酒吧業的未來潛力,吸引了不少酒吧的“目光”,但能否真正在合肥活下來,這需要智慧。
據了解,合肥酒吧市場起步較晚,2004年和2005年,合肥涌現了一批酒吧,到2006年左右,合肥的酒吧數量達30多家,但一年後,就倒閉了一小半。“早期酒吧的投資風險比現在還要小,2005年左右的時候,投資幾百萬,3~6個月就能把成本收回來,所以當時大家就一窩蜂地投資酒吧。”鄭勇經歷了合肥酒吧業那段“瘋狂”的發展時期,但是由于當時合肥的消費人群並沒有那麼多,消費觀念也不成熟,導致不少小酒吧倒閉,“我當時所在的酒吧,後來就倒閉了。”
“合肥人消費水平是夠了,但是消費意識還跟不上。”鄭勇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你跳舞很難看,但是你願意跳,這就是消費者的意識:我出來是享受生活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鄭勇覺得,改變顧客的消費意識,需要酒吧推廣和營銷,“就是讓別人知道酒吧是做什麼的,你來是享受生活的。”
隨著合肥經濟的發展,如今酒吧業進入發展穩定期,但相對風險也更大了,“現在投資一個酒吧沒有千萬資本運作是不行的,而且至少要兩年才能收回投資。而隨著外地酒吧大舉進入合肥,業界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戴玲霞、郭娟娟、王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