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可羅雀的旅遊商店 蘭慶楓 攝

東京六本木森大廈觀光臺遊客稀少 蘭慶楓 攝

橫濱市市長林文子(右)接見考察團成員 蘭慶楓 攝
作為恢復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為目的的緊急對策,今年7月,日本政府在全世界邀請上千名人士訪問日本,包括中國12家媒體和28家旅行社。記者隨媒體考察團訪日便是此次計劃的一部分。從7月10日中午抵達東京,到第6天從名古屋回國,雖然只有短短幾天,但記者仍強烈地感受到3·11大地震對日本尤其是日本旅遊業造成的巨大影響,以及日本官方和民眾在災難之後的努力。
想象中,千多萬人口的東京多麼熱鬧。現實中,東京較清冷,或者說,是安靜。
從7月10日中午記者抵達東京,到第6天從名古屋回國,便一直與這樣的清冷相伴,同“節電”一起,成為此次記者日本之行,兩個最深的印象。
在這樣的清冷中旅行,記者求之不得。但對于日本旅遊業來說,這樣的清冷,不啻為另一場災難。
“情況再不好轉我就考慮轉行了”
“生意很不好,可以說是慘淡經營。”位于東京市區的大江戶溫泉村副經理古山律子女士對記者說。
據她介紹,該溫泉村集溫泉、餐飲、住宿于一體,是東京市內三個溫泉村之一,同樣牌子的溫泉村全國有21家。該溫泉村是考察團在日本考察的第一站。抵達日本當天,專用巴士便拉上我們直奔此地。
輕歌慢調中,人們出出進進,平靜而有序。
“因為是星期天,來的人稍多一些,都是本地人。”古山律子說,該村每年接待遊客37萬人,外國客人佔其中20%。“3·11”之後,日本客人減少50%,外國客人幾乎為零。為了節省開支,溫泉村已裁員30%,一些沒有人氣的項目已關掉。“溫泉村開業11年,這是最嚴峻的一次。”
第二天,記者搭乘據說是世界第二快的電梯(最快每分鐘750米),來到“日本最接近天空地方”———橫濱273米、69層高的空中花園遠眺,心曠神怡。只是偌大的樓層就我們考察團的幾名成員。據說震前,到這里參觀是要排隊的。
位于長野縣的美麗小鎮輕井澤,以其清涼的氣候和迷人的風情,每年吸引700多萬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是東京富人們度假的勝地。但震後,來此觀光度假的人大幅減少,“6月份有些回升,但比去年同期還是下降。”輕井澤觀光協會事務局主任新宅弘惠告訴記者。
如果說考察團此次日本中部之旅原本就不是熱門線路,那熱門地區和景點情況也差強人意。有報道對此這樣描寫:日本旅遊業收入在地震後銳減了9成,諸如富士山和箱根這樣的著名景點外國遊客門可羅雀,偌大的停車場空空蕩蕩。連遠離災區1000公里以上的長崎,5月之前的外國遊客客房預訂也取消了90%,景點更是幾乎沒有一個外國遊客。
據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3至6月,赴日外國遊客數量分別下降60.6%、81.9%、50.4%和36%。
在日本觀光廳採訪時,該廳特意為我們準備了一份《關于中日旅遊交流的現狀》的材料,上面的數字顯示:中國大陸是日本主要客源市場,去年到訪日本的遊客是141萬人。今年1-5月到訪遊客同比下降33.1%,其中,3月、4月、5月的數字同比減少近50%。
“不過情況在開始好轉,6月以後相關數字在逐漸回升。”該廳審議官山田尚義說。
“情況再不好轉,我就要考慮轉行了!”導遊季方強對記者說,他已經有兩個月在家閒著沒有帶團,“日本經歷過阪神大地震,經歷過SARS,還沒有經歷過像現在這樣艱難的時候。”季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