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7月31日專電(記者何山)在地處中俄邊境的黑河市新生鄂倫春民族鄉,身著節日盛裝的鄂倫春族群眾近日載歌載舞,以獨特的鄂倫春民族風情歡慶第四屆“古倫木沓節”。
在鄂倫春民族鄉的迎賓門前,鄂倫春的民間歌手端著自釀的“下馬酒”,同時高唱鄂倫春語祝酒歌,迎接遠方的朋友。遊客們可以欣賞到獨具鄂倫春民族特色的文藝演出,包括鄂倫春民間藝人合唱的歌曲《那列木》以及鄂倫春傳統的薩滿舞表演。
節日期間,當地人還舉辦了傳統體育比賽,最吸引人的項目就是“打布魯”。據介紹,“布魯”起源于古老的狩獵生活,是獵人狩獵的一種工具和防身武器。獵手們平時練習布魯的投準投遠,並經常比試高低,此後逐步形成了分為擲遠和投準兩種項目的“打布魯”比賽。由于這項活動簡單易學,而且不受年齡限制,所以參加比賽的選手也最多。
許多鄂倫春族年輕人表示,希望類似“古倫木沓節”的民俗節日應該堅持辦下去,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鄂倫春民族。
“古倫木沓”為鄂倫春語,意為祭祀火神。鄂倫春人崇拜火神,每逢年節或吉日,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燃起篝火,祈禱火神保佑平安。這一世代傳承的民間習俗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于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