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排申遺時刻表 力爭2014年入世遺名錄

時間:2011-07-01 00:00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昨天從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了解到,大運河沿線8個省市、132個遺產點和43段河道將一起打包申遺,爭取2012年9月完成申遺文本提交預審,2013年8月前,所有遺產點段完成準備工作,並接受國際專家的現場評估,力爭在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京杭運河杭州段將在明年1月開始整治項目施工,力爭5月底前完成整治。

  據杭州市運河綜保委透露,參加申遺不單單是京杭大運河,而是囊括了國內的三大係運河。

  國內三大係運河分別是隋唐宋時期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元明清時期以北京、杭州為起始的京杭大運河,和從寧波入海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的浙東運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8個省、直轄市,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並且目前仍有1100多公里在正常通航的運河,被國際遺產保護委員會在《國際運河古跡名錄》中列為最具影響力的水道。

  5月24日,杭州市運河綜保委邀請相關專家對運河(杭州段)各遺產點進行了現場考察。

  根據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要求及專家意見,杭州市運河綜合保護委員會委托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對遺產點編制整治方案,配合編制單位完成基礎資料的收集和大運河(杭州段)沿線遺產的現場調查工作。

  目前,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已完成整治方案(草稿),並由杭州市運河綜合保護委員會上報浙江省文物局。

  被列入申報項目的7個遺產點

  拱墅運河歷史街區含橋西歷史街區和小河直街歷史街區,小河直街保持了運河畔清末民初的居民風格。橋西歷史街區反映了清末地方城市建設的風貌特色,保存著近代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生產廠房、生產工具及航運機械,還保存了飲食、禮儀、民俗、倫理等社會文化載體。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重新梳理運河、碼頭、街巷、建築之間的歷史關係;強調原住民與運河的關係;增加歷史發展以及與運河關係闡釋等方面的展陳內容。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政府簽定《馬關條約》,杭州為四處通商口岸之一,1896年設杭州關稅務司署(俗稱洋關)。是杭州最主要的徵稅機關。洋關舊址現處市二醫院內,三幢二層紅磚建築。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理清運河碼頭、驗貨倉和現存建築的關係。修復建築本體;拆除與本體過近的周邊建築;理清當年收稅流線等。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張士誠重築杭州城,設旱門十、水門五。鳳山水城門是杭州古代五水門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歷史地標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變遷的坐標。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疏理環境突顯主體,拆除對文物本體有直接影響的建築,改造或遷移周邊功能性建築。整治上下遊留存的中河河道及兩岸景觀。展示與運河的關係,突顯其價值。

  水利通判廳,多數人可能不了解,但說到乾隆禦碑肯定不會陌生,它立在塘棲水北街耶穌堂西側,碑額有雙龍抱珠。據記載,1751年,乾隆南巡蘇浙皖三省交納皇糧情況,結果蘇皖兩省積欠額巨,而浙省未予拖欠,為表彰浙省,除了免地丁錢糧三十萬兩,還特將“聖諭”刻石,曉諭官民。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水利通判廳遺址的重新梳理、展示,適當擴大考古面積;碑亭的整治處理;運河、碼頭、水北街、碑亭、遺址關係的修復;廣濟橋至遺址段及遺址周邊環境梳理。

  通益公紗廠是杭一棉前身(就是現在的扇博物館),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南潯巨富龐元濟和杭州殷富丁丙、王震元等籌募股本,歷時八年得以開工。1956年改名杭州第一棉紡廠,見證了杭州近代工業發展。通益公紗廠是研究早期工業建築的重要實物。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梳理沿河植物,凸顯運河通益公紗廠段近代工業特色;加強近代工業文化的展示;強化公紗廠與運河的關係,修復與碼頭、拱宸橋等的肌理;整理外部環境等。

  富義倉初建于光緒六年(1880年),竣工于光緒十年(1884年),原佔地十畝,是南糧北運的中轉站,被譽為“天下糧倉”,現大部分倉廒保存,原有格局可辨,是研究古代倉儲制度的重要實物例證。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整改影響文物價值的配套設施及後期裝飾。整治環境,強化富義倉與碼頭、運河的關係。明確富義倉作為城市救災糧倉的定位,展示其原本價值。

  西興碼頭興于兩晉、盛于唐宋,繁榮于明清,是聯接錢塘江南北岸的水陸交通咽喉。明清興盛時期西興碼頭沿運河兩岸碼頭、河埠岸線長約1.5公里,有過塘行72家半、茶店32家和大量的旅店、飯店、可謂萬商雲集。

  整治方案初步意向:浙江運河之頭至固陵路一段河道整治。永興閘遺址、鐵嶺關遺址、城隍廟遺址及浙東運河之頭的考古挖掘和展示。屋子橋以西的過塘行建築及其它歷史建築本體的維修和展示。古塘路(西段)至屋子橋之間兩街一河格局的修復,整治沿河、沿街(官河路、西興老街)建築的立面,恢復街巷的傳統鋪裝。古塘路(西段)至固陵路之間街區整體環境的整治。

  遺產點保護工作時間表

  2011年8月底前,完成杭州段遺產點和重點河段保護和整治方案文本以及主要方案圖紙;

  2011年9月中旬前完成整治方案文本以及主要方案圖紙的論證和修改完善;

  2011年9月底將保護和整治文本和圖紙報省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2011年10月底前,力爭完成大運河保護和整治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和工程量清單編制工作;

  2011年11月底前,力爭完成大運河保護和整治項目施工招標和監理招標;

  2012年1月,開始整治項目的施工;

  2012年5月前,完成整治項目。

  (作者 章高航)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