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遊客烽火臺內小便 "方便"問題難倒長城"好漢"

時間:2011-06-07 00:00   來源:北京日報

實在等不及到廁所,家長只好抱著孩子在垃圾桶上解決問題。

  端午假期,八達嶺長城遊人如織。除了長城景觀道上熙熙攘攘的遊人外,還有一處地點也是排長隊,那就是長城上的廁所。日前,網上一則關于長城如廁難的帖子被頻繁轉發。“不登長城非好漢,登上長城很遺憾”,長城上面沒廁所,讓內急的遊客很無奈。帖子反映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長城腳下公廁寬敞明亮

  從S2線八達嶺站到八達嶺長城登城口處的800米距離內,共設有兩處免費公廁,這兩處公廁都設施齊備,寬敞幹凈,30多個單間廁位數量充足,排隊的情況很少出現。

  登城口外的公廁內,在西城區一家銀行工作的張大姐和幾位同事正對著鏡子戴遮陽帽,涂防曬霜。張大姐說自己每年都會爬幾次長城,有時是單位組織,有時是陪家人來玩,自己對爬長城“相當有經驗”。開爬之前先來上廁所,是她每次必做的準備。“長城上的公廁在北八樓太遠了,北四樓那兒有個小的,收1元錢還特臟。而長城下的公廁幹凈又免費,爬之前一定要先來解決一下。”

  在公廁外的院子里,一個導遊也正提醒團員先去趟洗手間再爬長城。導遊小杜說,因為爬長城很累,沒經驗的遊客會在途中喝很多水,可長城上公廁太少,如果內急起來可就麻煩了。他告訴記者,經常有遊客實在忍不住時就從烽火臺旁的臺階溜到旁邊的樹林中解決。

  小朋友垃圾桶上撒尿

  長城上,遊客們大多攜帶著大瓶小瓶的飲料隨時補充水分。剛到北二樓,一個帶著孩子的媽媽就著急地向清潔工打聽哪里有廁所,清潔工抬手一指:“喏,在那兒,北四樓!”北四樓,也就是第四座烽火臺,是距離登城口最近的一個廁所。從山下望去,遙遠的烽火臺只有指甲蓋大小。按成年人的正常速度算,要爬到那里需要40分鐘左右。

  這位媽媽望著遙遠的公廁直咧嘴,孩子在旁邊憋得難受哭起來。情急之下,孩子的姥姥一把抱起小朋友蹲在旁邊的果皮箱上解決問題。

  在第二、第三座烽火臺內,記者都聞到在烽火臺角落傳來陣陣難聞的味道。清潔工無奈地說,有時候小朋友急著上廁所,大人就帶著孩子在角落里解決。清潔工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他們要及時清理長城上的各種垃圾。但因為長城上沒有水,有時對尿漬他們也只能簡單處理一下,依靠通風散味。

  北四樓“非公廁”收費1元

  記者爬了近50分鐘,終于到了北四樓。在北四樓烽火臺旁的一處平臺上,順著“衛生間”標識一路往下走,就是八達嶺滑道處。在一個隱蔽的院落里,一塊“衛生間”的牌子挂在一個售賣旅遊紀念品的房間門口。在房間盡頭,幾個穿藍色大褂的工作人員湊在一起聊天,一塊大牌子貼在牆上“非公共廁所,每人收費1元”。

  “非公共廁所”為什麼還要收費呢?見有人質疑,工作人員往身後的牆上一努嘴,又一塊大牌子上寫著“山高沒水,背水衝廁,無法洗手,請您諒解。”工作人員說,水都是從山下背上來的,不容易。這個廁所原本是工作人員的洗手間,為了方便遊客才對外開放的。

  收取1元錢後,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小塊衛生紙。記者索要發票,工作人員搖搖頭表示沒有發票。記者順著樓梯往下走,廁所設置在樓梯間下面,光線昏暗,除了味道大,每個廁位都比較臟亂。

  有位年輕姑娘打聽長城上哪里還有廁所。工作人員告訴她,下一處公廁還要往上爬,在北七樓和北八樓之間有一處,同樣收費1元,而且“環境也一般”。

  專家:長城建公廁要慎重

  對于長城如廁難的問題,中國長城學會理事張保田認為,作為公共遊覽區,解決遊客的水火之急確屬情理之中的事,但因為長城特殊的歷史文化意義和建築特點,公廁的建設要格外慎重。

  此前,八達嶺南四樓曾建有公廁,但因建築風貌與長城整體形象不協調等因素,目前已經拆除。張保田說,目前在長城上修建任何建築都要在《文物保護法》和《長城保護條例》的管理約束之內。而且,在各省市的長城管理條例中,對長城兩邊的控制區范圍也各有不同。長城建築的審批格外嚴格,管理區內,非經特殊批準,不允許建設任何建築。

  張保田建議解決長城如廁難的問題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要對遊客充分地告知,提醒遊客盡量在登長城前做好準備,在山下的公廁里解決問題。在山下明顯位置處告訴遊客長城上公廁的位置,不要讓人一頭霧水。

  再有,如果修建公廁,盡量不要突兀,設置公廁的地方一般都是遊客的休息區,佔地范圍大。這種集中休息區的風格要和長城的自然風貌盡量融合。他笑言,最好能在山坳、山石背面隱藏起來,不要破壞長城景觀的整體性。

  然而,長城上遊客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既然長城上有廁所為什麼不改成公共廁所呢?北京景點的廁所不是已經取消收費了嗎?”雖然只收1元錢,但許多遊客還是很不解。

  也有遊客建議,既然長城上有地方建內部廁所,為何不把這些內部廁所改造為完全向遊客開放的免費公廁呢?

  (記者 金可)

編輯:王小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