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將來到,今年這個端午節小長假,你準備怎樣度過?是“宅”在家里品香粽,還是呼朋喚友出外遊玩?記者從各大旅行社獲悉,今年端午節假期省內遊價格與周末價基本持平,國內長線遊價格沒有出現較大的漲幅。在線路方面,融入端午節慶活動的短線遊以及紅色、親子遊線路領跑市場。

■假日,一同去感受風情萬種的端午民俗。
省內遊價格與周末價持平
據了解,今年端午節假期旅遊市場以1—3天的省內及省外短途線路大唱主角,北京、山東、河南,山西等周邊省份都成為端午旅遊的“大熱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端午小長假出遊很劃算,大部分旅遊線路的價格沒有明顯上漲。據河北中國青年旅行社副總經理陳文介紹,端午節的旅遊產品價格基本和周末持平,部分線路還特別推出了端午特惠價,一日遊和兩日遊在幾十元到二三百元的不等。
而雲貴川、西安等線路報價處于低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境韓國、歐洲、馬爾代夫等熱門線路報價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所以說現在出遊還是非常劃算的。而香港、澳門出遊線路,價格浮動也不是很大。
在長線遊價格方面,因為乘坐飛機的基建燃油價格變動有所上調。比如800公里單程漲了20元,往返漲40元;超過800公里的單程漲了30元,往返漲價60元。河北航空國際旅行社國內部嚴經理表示,雖然燃油附加費上調,上調價格的比重與參團費用較小,但是不會影響遊客出行計劃。
此外,今年端午報名人數較往年也略有增長。石家莊新程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今年端午節還有一個與往年不同之處,團隊多散客少。許多單位都組織出遊,獎勵遊、商務遊,加大了團隊出遊量。石家莊華夏國際旅行社總經理何偉,就端午節三天假,旅行社就有十幾個團隊。目前緊鄰高考時期,許多遊客都不會選擇此時出遊。預計6月中下旬,中、高考結束和中小學生放假,家長為帶孩子開始放松心情出遊,旅遊市場散客出遊量將會有所增加。
紅色、親子、海濱遊受捧
今年,“紅色旅遊”毫無疑問成為國內遊、省內遊端午產品的最大亮點。石家莊新程旅行社負責人表示,國內遊、省內遊市場同樣把目光投向了西柏坡、陜西延安、江西井岡山等紅色旅遊線路。
河北青年旅行社副總經理陳文表示,今年同期親子遊比例較往年有顯著上升。尤其一些時間較短,旅途不會太勞累,行程安排相對有趣的線路最受家長及孩子的歡迎。目前來看,以度假、觀光綜合景區產品最為受歡迎。
石家莊華夏國際旅行社總經理何偉說:“隨著夏季的到來,近日,海南、青島、日照等海濱旅遊線路逐漸升溫。由于端午假期時間較短,不少市民都傾向于短線、自助等類型的海濱遊產品。”
據石家莊市旅遊集散中心市場處經理馮文清預測,小長假期間,城市周邊的休閒遊、自助遊、自駕遊、特色遊、鄉村農家遊等仍將成為市場主體。同時,隨著環城水係與民心河、滹沱河相互貫通,行成了獨具魅力的水景體係旅遊觀光帶,加上石家莊夜經濟旅遊,省會特色商街、休閒廣場都成為夜景觀賞遊。這些出遊半徑的進一步擴大,讓都市遊、夜景遊成為更多遊客的選擇。
旅遊傳承民俗文化
據了解,今年端午小長假帶有傳統特色的旅遊產品日漸成熟和豐富。各旅遊地結合龍舟藝術、端午文化、採摘活動、家庭聚會等方式,精心打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如,邢臺天河山、東方巨龜苑、河南重渡溝很多旅遊景區,近期將推出甜蜜端午、端午採摘、端午賽龍舟等項目,將吸引更多遊客的參與。
河北省民俗協會會長袁學駿說:“去年端午小長假期間,河北某景區推出的“端午祭祀屈原”活動,以悼念偉大詩人屈原。活動項目如賽龍舟,讓遊客在景區切身體驗民俗活動,非常受歡迎。”
河北省民俗協會會長袁學駿表示,傳統節日經過上百年的形成過程,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融入我們自己的“時間表”。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等等都是民間“時間表”。現在社會,由于社會文化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節日。端午是民族的節日,我們應該弘揚它、珍惜它、保護它。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更要本土化、多元化這才是符合人們發展需要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端午節習慣合家團聚、插艾草、吃粽子、避五毒、看龍舟賽等等。而在端午這類傳統節日的假期與家人一道出遊,一起來體驗民俗文化。這樣,既遵循了民族風俗,又陶冶了情操。
袁學駿說,而景區如何將端午節民俗文化更好推廣則是重中之重。首先要重視開展文化經濟,開展文化活動,這樣才能夠體現景區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景區一定要看到經濟文化價值,和市場發展相互融合。
要做好景區宣傳,活動計劃盡早謀劃。活動一定要吸引遊客,讓更多的人去享受民俗文化節日,其實這也是為民俗節日傳播文化做貢獻。設計一些讓更多的人參與的活動,增加體驗感,加深遊客對景區的印象。最後,要從遊客出發,加強創新。每年要有新形式、新方法,吸引大家過來遊覽,增加景區人氣。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端午習俗
卦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帶,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鬼祛貴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