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將擁有3座航站樓(圖)

時間:2011-04-02 08:54   來源:《遼寧日報》

圖為T3航站樓夜景鳥瞰效果圖。

  兩年後,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將擁有第3座航站樓,新航站樓面積24萬平方米,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750萬人次。 4月1日,沈陽桃仙國際機場T3航站樓破土動工,這意味著,桃仙國際機場的航運能力將向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等國內大中型機場靠近,成為東北亞地區的樞紐航空港。

  桃仙國際機場始建于1986年,目前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總面積為8.3萬平方米;擁有1條長度為3200米、寬度45米的飛機跑道和1條平行滑行道,近機位14個,遠機位20個,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750萬人次。

  隨著遼寧經濟和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去年,桃仙國際機場年旅客運輸量已達86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2.4萬噸。雖然機場近幾年增開了多條國內外航線,但目前的航運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地區發展要求,停機坪和航站樓等運營設施早已飽和。

  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總經理張瑗介紹,今年2月,桃仙國際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新建項目包括:24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能容納37個機位的停機坪、4.2萬平方米的停車場、T3航站樓前的高架橋,以及對T2航站樓前高架橋進行擴建,總投資約45億元。其中,T3航站樓將于2013年7月竣工。桃仙國際機場目前的旅客吞吐量為750萬人次,新項目完全投入使用後,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到42萬噸。

  新航站樓外形像一只騰飛的鳥。T3航站樓建設指揮部的尤孩明介紹,T3航站樓建築平面呈“U”字形,由主樓和兩個指廊組成。考慮到T3航站樓作為現代大型公共交通建築和城市門戶,不僅功能復雜,更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因此在設計方面,外形更加富于動感,通過通透的玻璃幕牆和錯落有致的屋頂天窗,充分展示航站樓的時代性;主樓與指廊將會一氣呵成,外形更像一只展翅欲飛、騰空而起的鳥。

  航空、地鐵、高速鐵路、公交車將實現無縫隙換乘。 T3航站樓建成後,機場東側將有兩條道路直通航站樓,一條是經沈丹高速公路進入機場,以公交客運為主;另一條由普通公路進入機場,以貨運車輛為主。沈陽市地鐵2號線計劃在T3航站樓建成時通達機場,在靠近T3航站樓處設有站點,旅客可由地下一層直接抵達航站樓。也就是說,未來的桃仙國際機場將會成為一體化、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樞紐。

  據悉,桃仙國際機場還將在2012年開工建設第二條跑道,新跑道長度為3600米、寬度60米。與新跑道同時建設的還有機場停車樓、運行指揮中心、第二指揮塔臺等,工程總投資32.4億元,全部項目預計在201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記者韓永剛)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