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出遊旺季的到來,不少市民打算通過團購的方式來降低出遊成本。不過記者了解到,目前正風生水起的旅遊類團購,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
住宿團購價“注水”嚴重
通過團購,原來每晚報價1200元的商務套房,最低只要300多元即可入住。看到這樣的團購報價,誰能不心動?
不過,近期部分福州市民卻發現其實自己並沒有佔便宜。
在福州軟件園一家企業工作的徐小姐表示,她受公司委派,安排一些員工去杭州休假。為了節約費用,她特意找了一家本地的團購網站,團購了杭州一家酒店的住宿,最終的團購價為原價1200元的3折,即每間每晚360元,可打3折。不過員工們入住酒店後,在與酒店員工閒聊時發現,即使不團購,一般客人隨便報個訂房網站的名字,也能以每晚350元左右的價格入住。徐小姐上網查詢發現,在別的訂房網站上,該酒店的“原價”僅為每間每晚700元,也就是自己看似拿到了3折優惠,其實僅打了5折。
記者在網上查詢了多家團購網站,發現此類情況並非個例。不少推出旅遊團購的網站,標明的部分酒店的住宿原價都超出了酒店自身網站的報價。
據悉,根據慣例,幾乎所有的酒店客房都不可能按照門市價來銷售,他們要麼以“協議價”銷售,要麼與各種旅遊網站合作給予顧客“優惠價”,因此不少團購網站宣稱的原價都有誇大宣傳的嫌疑。
團購酒店住宿限制多
記者了解到,其實團購的低價酒店限制比較多,消費者容易花冤枉錢。
由于價格便宜,各家網站的團購產品對消費者都有各種各樣的限制,大多會要求在指定期限內使用,並且這些團購訂單一旦預約就無法更改,靈活性大打折扣。
在另一方面,團購的迅速發展,確實拉低了一部分酒店住宿的價格,因此也引發了差價賠償的問題。例如,攜程網近日宣布“雙重低價保證、三倍賠付承諾”,即會員預訂中國境內酒店價格若高于酒店前臺或其他在線旅遊平臺價格,將賠付三倍現金差價,但團購的低價酒店不在賠付行列。這是因為支付方式和入住條件等諸多條款不統一,因此團購的低價酒店不能賠付。
“拼團”門票不一定好用
除了住宿團購限制多,門票團購也不一定好用。
據悉,目前在網上十分普遍的“拼團”門票,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團購,即門票出售者事先以較低價格團購了景區門票,然後賣給散客。不過部分遊客在購買了此類門票後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一位福州遊客告訴記者,他們于3月上旬團購了三亞一個度假村的門票,但是在入園時卻遭到阻攔。原來該度假村的要求是,團隊遊客必須一起同時入場。後來等了一個半小時,他們才和姍姍來遲的另一撥遊客一起入場,浪費了許多時間。
(記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