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地鐵1號線完成第二次縮短發車間隔實驗,將最小發車間隔再壓縮10秒。地鐵公司表示,為了保證列車運行順暢,請乘客配合快上快下,文明乘車。
1號線是惟一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通道,日均客流一直位居各地鐵線之首。以北京地鐵公布客流量數據顯示,3月4日1號線日客流達到了141.74萬人次,平日全線客流在120萬人次以上。因此,為了保證乘客早晚高峰出行順暢,壓縮發車間隔,提高運力勢在必行。
從上周五起,地鐵1號線首次嘗試縮短運行間隔。“目前,仍然在試驗階段。”北京地鐵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新間隔試驗成功,1號線早高峰時段最小發車間隔有望由2分15秒縮短至2分05秒,晚高峰最小發車間隔由2分30秒調整至2分20秒。
發車間隔縮短,相應地列車站停時間也會壓縮。目前,建國門是1號線列車站停時間最短的站臺之一,如果試行新間隔,列車站停時間將從現在的45秒縮短至41秒左右。“站停時間是指從車頭駛入車站,到車尾離開,如果是開關門時間則更短,大約15秒至20秒左右。”北京地鐵有關負責人說,“為了配合新間隔,蘋果園站和四惠東站的折返時間也將進一步壓縮。”
一係列改變,意味著乘客候車時間有望減少,而上下車的時間也更有限。為了配合這種快速的站臺客流吞吐,乘客的文明候車、快下快上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乘客候車秩序較好,搶上搶下、扒門等行為大多出現在文明乘車疏導員交接班的時間段。
“主要是9時20分以後及17時20分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由于站臺工作人員有限,因此對于不文明乘車現象的制止力度也相對薄弱。”北京地鐵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乘客文明候車,快上快下,為地鐵縮短發車間隔創造條件。(記者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