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現東漢鮮卑族墓葬群 出土隨葬品180余件

時間:2011-01-07 15:57   來源:新華網

  考古人員近日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化德縣發現一處東漢時期的鮮卑族墓葬群,出土隨葬品180余件。

  此處鮮卑墓葬群位于化德縣德包圖鄉一處丘陵環繞的山灣坡地上,東西寬50米,南北長100米,共清理墓葬15座。

  墓地揭露表土層後,暴露出圓形錐狀、長方形、條形的石堆,大小不等,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墓葬開口于石頭堆下,其中14座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1座為偏洞室墓。

  在墓葬群中,3座有木棺,木棺保存較好;無木棺者則用石板在墓底四周砌成高0.4米的長方形石框。此外,還發掘了3座小孩墓葬,葬式均為仰身直肢葬,人骨保存較差。

  此處墓葬群除6座墓葬無隨葬品外,余者共出土各類隨葬品180余件,包括陶壺、金項圈、大量銅手鐲、銅耳環、銅發箍、銅鈴、銅幣、鐵環,還出土有瑪瑙珠、料珠、漆器等,沒有發現殉牲。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包青川說:“這批墓葬里的隨葬品與以往發現的拓跋鮮卑墓葬有所區別,沒有發現骨器。”

  鮮卑族是興起于大興安嶺山脈的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入住中原建立政權的遊牧民族。今多數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一少部分演變為錫伯族。(記者勿日汗)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