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遊客曾以極大的熱情涌入武漢。(資料照片)
去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開通。數以萬計的廣東遊客,乘坐高鐵涌來武漢,賞櫻、觀雪、看東湖。
轉眼一周年過去,武漢高鐵遊市場如同寒流襲過,溫度驟降,部分景區、旅行社的高鐵遊客接待量下降了八成。高鐵旅遊熱為何急劇降溫、後勁不足?記者多方採訪,一探背後究竟。
東湖磨山體味冷熱驟變
東湖磨山,高鐵初開時,這里的人氣一度爆棚。最輝煌的3月20日,一天接待廣東高鐵旅遊團90多個,創景區歷史紀錄。但“五一”之後,廣東遊客漸漸減少。目前,每天僅有一、兩個廣東高鐵團到訪。
武漢中南國旅,是本地接待高鐵遊客最多的企業之一。總經理龍新民介紹,“五一”前接待高鐵客4萬多人次,是去年同期遊客量的50多倍!欣喜並未持續太久,“五一”倣佛一道分水嶺。6月至今,該社高鐵遊客接待量,較高峰期下降八成。而東方國旅等多家旅行社,同樣有五至八成的降幅。廣東南湖國旅,位居當地高鐵遊客發送量第一。其負責人介紹,高峰期時,每天發往武漢上千人,現在只有200人左右。
武漢眾多星級酒店,高鐵遊高峰時一房難求,現在紛紛表示,廣東客人比高鐵開通前要多,但也僅及高峰時的一、兩成。
旅遊短板“趕跑”廣東人
“前後落差為何如此巨大?高鐵旅遊為何後勁不足?”市旅遊局請來各方人士“把脈”。
分析成因時,一些客觀原因不可回避:高鐵剛開通時,大量遊客欲“嘗鮮”。這造成短時間內,大批遊客集中出遊,短時間過度火爆。上海世博會“五一”開幕後,高鐵遊客被大量分流,加之不久前的廣州亞運會,使沿途不少遊客“逆流”至廣州。此外,旅遊市場的季節性回落,也促使高鐵遊熱度降溫。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的高鐵遊市場,或許是它穩定、正常的表現。但這種“過山車”般的陡增陡降背後,武漢旅遊自身的短板不容忽視。
郭文軍是廣東韶關教育旅行社導遊,他兩次來武漢,一次被擠得夠嗆,一次遇到船家宰客,經歷很不愉快。
他告訴記者,第一次來時,正值3月賞櫻花高峰期。“太擠了!所有人都涌向武漢大學,我們在路上被堵了兩個多小時。進學校後,里面水泄不通,大家只能跟著人流慢慢挪。”賞完櫻花後,吃飯更像一場戰爭。“飯店根本忙不過來,我們只能先安排客人吃,導遊和司機餓著肚子。”郭文軍說道。
7月份,郭文軍再次帶團來漢。遊玩東湖後,本來說好每人10元的船價,上船後船夫要每人20元,不然就不劃回岸。迫于無奈,客人們只好“妥協”,但下船後,很多客人都表示,再也不來武漢了。
吃住行等細節問題背後,是旅遊接待市場欠成熟。業內人士介紹,武漢旅遊地接企業,都面臨著廣東發團社拖欠團款的壓力。接待廣東客越多,對方拖欠團款情況越嚴重。武漢旅遊企業規模大多偏小,在團款拖欠壓力下,大多企業對開辟廣東市場熱情驟降。
廣東南湖國旅負責人曾意表示,武漢本地接待條件不足。高鐵開通後,自助遊的散客猛增,但武漢自由行產品及服務,非常缺乏。
記者曾探訪武漢火車站。在出站口,僅有康輝國旅設立的一個高鐵旅遊咨詢處,且大門緊鎖。旁邊的車站問訊處,接待員不時向旅客介紹武漢景點、乘車路線,並發放旅遊宣傳材料。在已封閉的北出站口,記者找到市旅遊部門咨詢處。兩名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北出站口平時封閉,每天並沒有多少客人找到這里,每天僅能發放10多份材料。而適宜自由行的線路,也僅有華都旅行社提供的一條線路。
武漢東方國旅負責人陳剛表示:“從團隊與散客兩個市場,武漢旅遊尚未做到‘貼身’和‘貼心’服務。”
業界疾呼“抓細節”
武漢高鐵遊,如何再火起來?業內人士建言,必須從細節著手。
今年,省中青旅接待高鐵遊客超3萬人次,是湖北接待高鐵遊客最多、效益最好旅行社之一。其總經理周建軍介紹,高鐵開通前幾個月,該社深入廣東調查,並和廣東旅行社合作,共同設計當地人喜愛的旅遊線路。廣東遊客不習慣說普通話,中青旅從廣東請來導遊,教本地導遊講粵語;高峰時段,還特地從廣東聘請15名導遊,長期駐漢接待。這些周密細致的“備戰”,為該社在廣東市場贏得良好口碑。
周建軍建議:“高鐵旅遊團線路應更加多元化,摒棄主打短線、賺快錢的思路。”他介紹,此前鑒于地接團墊付款壓力,眾多旅行社主打短線。這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卻使遊客積壓在武漢。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發揮武漢旅遊集散樞紐地位。企業設計產品時,應短線遊與中長線遊結合、休閒遊與商務旅遊結合。
眾多企業因廣東拖欠團款,甚至對接待廣東客產生畏懼。周建軍對此表示,合作方拖欠團款,其實也是對市場的一種考驗。一批不具備實力的企業,會就此被淘汰。而具備實力的企業,不僅被動地接受,也應大膽“送出去”。通過大量向廣東發團,雙方團款相互抵消,企業壓力可大大減輕。
南湖國旅負責人曾意說,高鐵安全、快捷、準時,價格不隨淡旺季浮動。對廣東人而言,坐高鐵出遊很有吸引力。明年,武廣高鐵將延伸至深圳;今後,武漢至北京、重慶,也將相繼開通高鐵。加上武合鐵路早已開通,武漢實際上已成為全國高鐵網絡的樞紐,“完全可以成為全國的高鐵旅遊集散中心。”
他感嘆,武漢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啊。
高鐵熱逼武漢旅遊界補課
徐緒群是市旅遊局主抓高鐵遊的副局長,他表示,武廣高鐵開通後,遊客突然“井噴”式增長,“來得太猛烈,大家都沒有做好準備。”徐緒群說。但問題的暴露也是好事,武漢的旅遊地接設施因此迅速補強。
通過整合30多家大型餐飲企業,遊客大量涌入時,就餐問題正得以改善;全市旅遊車輛納入統一信息平臺,一旦旅遊企業有需要,可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調配;武漢五星級酒店也正積極“擴軍”,除目前的11家外,另有兩家有望年內晉級五星級。而多家五星級酒店,也在緊鑼密鼓建設。
自助遊方面,目前市旅遊部門已在武漢站、武昌站、天河機場設立三個咨詢服務中心,向自助遊客提供服務。而三個大型的旅遊集散中心規劃已經獲批,有望明年在漢口、青山和武昌落戶。旅遊界也抓緊籌劃,推出自助遊線路投向市場。
旅遊企業的轉型更為重要。今年,深圳寶中旅遊、重慶海外旅業等國內旅遊業巨頭,紛紛來漢搶市場。本地的國旅、中南、中青旅等大社,與之激烈競爭。這一形勢下,中小旅行社毫無優勢可言,紛紛被大社納入旗下。在經營模式上,原本“單門獨戶”的門市經營,也大規模向“超市化”、“一站式銷售”轉變。這意味著一個單獨經營的門市,串聯了數十家門市的資源。遊客只要進入平臺,就可享受到原本數十家旅行社的服務。
市旅遊局專家表示,旅遊市場大洗牌,使大旅行社更具競爭力,一批小社被淘汰。經過這樣一輪整合後,武漢高鐵遊市場將更規范、更具競爭力,高鐵遊有望重現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