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四川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重要旅遊目的地。這是記者從12月1日至3日省旅遊局在眉山召開的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精神會議上獲悉的。
“十一五”期間,四川省旅遊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省旅遊總收入、遊客總人次均居西部地區首位,其中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34.8%,高于全國23.6個百分點。旅遊產業體係不斷完善,初步建立旅遊景區-旅遊城鎮-旅遊通道為支撐的新型旅遊目的地體係,初步形成生態旅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會展旅遊等多形式旅遊產品體係,基本形成以“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為主體,文化、信息、服務、環境等為支撐、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旅遊產業要素體係。
旅遊的帶動功能更加突出,尤其在促進就業、農民增收和推動欠發達地區經濟加速發展方面成效明顯。截至今年9月末,四川省共有全國農業旅遊示范點28家,鄉村旅遊經營戶1.68萬家,農家樂1.3718萬家,鄉村旅遊總收入達312.87億元,吸納就業人數達24.84萬人。同時,災後旅遊恢復重建進展順利,兩年多來在國內外成功樹立“四川依然美麗”的形象,旅遊業成為災後增速快、增幅大的產業之一。
省旅遊局透露,“十二五”期間,四川省旅遊將以高于全國旅遊平均增長水平、高于全省GDP增長速度、高于全省第三產業總體發展水平的發展速度,基本實現旅遊經濟強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