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1日“齥魚”臺風正面登陸臺灣東海岸時,有33個旅行團兩百多名大陸遊客被困在蘇花公路,還發生了來自珠海的旅遊團全體失蹤以及北京旅行團司機導遊罹難的不幸事件。而由中國天鵝國際旅遊公司組織的一支旅行團也許可稱作為最幸運旅行團。在發生泥石流滑坡事故後,這支以老年人為主,最高齡團員達81歲的團隊無一人受傷,他們也成為災後第一個返回大陸的旅行團。而作為大陸旅行團傳統旅遊路線的蘇花公路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中國天鵝國際旅遊公司組織的赴臺旅遊團,加領隊共32人。團員年齡50歲以上18人,其中一名已81歲高齡。該團從北京出發時與發生女領隊不幸失蹤事件的臺灣會館國際旅行社旅行團同一班機赴臺,從臺北延西線經高雄到花蓮一路上也都結伴而行。命運轉折點出現花蓮到宜蘭段。由于考慮到團隊老年人居多,旅行社決定兵分兩路赴蘇澳。客車載著遊客的行李仍然走蘇花公路,而遊客們則乘坐觀光小火車。正是這個安排使該旅行團幸運地躲過了發生泥石流塌方的蘇花公路106公里處路段。
領隊張女士:“我們12:15分上的火車(小火車車廂就和大陸地鐵一樣),一小時之後停在了永樂站,這里離蘇澳僅一站。鐵路工作人員通知大家前面的路基被水淹了,不能前行。在等了4個小時後火車退回了花蓮。在花蓮安排遊客住下後,看到電視里播出北京團在蘇花公路出事的消息,我一夜沒有睡,因為我們是同機來的,一路景點我們都相伴而行。心里一直在為他們祈禱。”
該旅行團在與遊客協商後決定盡快返回大陸。第二天一早由花蓮乘火車到達臺北,從臺北飛西安然後轉機回到北京。從10月21日13:00蘇花公路災害發生到22日22:40 全體團員順利到達北京,該旅行團成為災害發生後行動最迅速,第一個返回的大陸旅行團。
天鵝國際旅遊公司臺灣部經理羅娟表示,東線蘇花公路是臺灣旅遊的傳統線路。盡管也有鐵路,但由于臺灣地接社一般將這段鐵路車票費用定為自費項目,所以絕大多數旅行團還是選擇地接社提供的免費大巴走蘇花公路。她介紹說,旅行社現在每天仍然照常發團,只是避開通過汽車進入受影響的蘇花公路路段,而改乘高鐵、火車進入東部地區。
多位大陸旅行社表示,臺灣相關部門對于災害的預警措施不力,對于大批進入東線的各國旅行團沒有及時告知預防臺風災害。
記者費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