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暴雨衝出溶洞群 5座地下湖泊相連全國罕見

時間:2010-08-23 10:26   來源:重慶晚報

專家稱水簾洞內這座頂天立地、長在水中的鐘乳石全國罕見。

  7月17日,本報報道了《彭水暴雨衝出大溶洞》的消息。8月19日至21日,重慶教育學院教授朱順知等3位洞穴專家專程趕赴彭水,對暴雨衝出的該縣金銀山溶洞群進行了詳細考察,又有了重要新發現。

  新發現 1

  接二連三發現新溶洞

  原來是個溶洞群

  因山體洞穴遍布,渝懷鐵路為此繞道

  被暴雨衝出的溶洞位于彭水縣走馬鄉金山村7社金銀山滴水岩。8月19日,聽說專家前來考察,當地幹部群眾陸續前來報告:當地的溶洞不止暴雨衝出的這一個,而是連綿的一群。

  與金山村相鄰的保興村2組村民段光勝說,聽說一公里外的滴水岩衝出了一個溶洞,他也去參觀,結果發現該洞洞口與自家屋後一個洞口很相似。他回來打著手電筒爬進去一看,大吃一驚———這個溶洞竟比滴水岩溶洞更大更漂亮。于是,他立即向鄉政府作了報告。

  金山村7社村民肖文彬也來向專家報告,距滴水岩溶洞半公里之外山腰上有一道狹窄洞口,每逢大雨,洞內轟隆聲不絕于耳,鯽魚、岩蛙等不斷被甩出洞口,村民在洞口彎腰可撿。當地村民稱岩蛙叫“乓乓”,因此叫該洞為“乓乓洞”。洞口狹窄,水流湍急,無人敢進入探險。

  走馬鄉政府幹部介紹,在“乓乓洞”和滴水岩溶洞之間,還發現一座差不多的溶洞,當地人稱之“神仙洞”,進去發現里頭有熬制硝鹽的痕跡。

  記者看見,滴水岩溶洞口僅容一人躺著身子慢慢進入,姿態各異的鐘乳石在燈光下五彩斑斕。最先發現該洞的肖文書說,最初洞內水深四五米,現已慢慢流盡,洞底發現一處半米高的洞口,不知道還有多大多深。滴水岩溶洞內呈長下坡狀,已探明面積大過足球場。重慶著名洞穴研究專家朱順知探查後預測,滴水岩溶洞可能長數公里,直達山背後的烏江。

  金銀山村村長余先平說,金銀山方圓7.8平方公里,四周已發現6個溶洞。1975年,103地質隊曾在當地探查發現,金銀山山體洞穴遍布。修建渝懷鐵路時,本想從金銀山體穿過,因探查發現山體全是空的,只得繞道。

  新發現 2

  水簾洞美景全國罕見

  5座地下湖泊相連

  最大的湖泊超過1500平方米

  8月19日至21日,朱順知等三位洞穴專家,對金銀山滴水岩溶洞、神仙洞、水簾洞等四座溶洞進行探查,又有新發現。

  段光勝為自家後邊那座溶洞命名水簾洞。從一個狹小洞口爬入,專家立即被眼前五彩斑斕的石筍、石葡萄、石蘑菇、石簾子及各式鐘乳石震撼。記者隨同進入,觸壁沾霜,雨霧襲襲,倣佛身處晚秋。穹形洞頂高三四十米,各式鐘乳石懸挂,燈光照射下猶如超五星級酒店大堂。

  亂石嶙峋中,專家兩小時探查前行200多米時,被一座方圓500余平方米的湖泊擋住去路。該湖泊前面又是湖泊,鄉幹部率領幾個村民劃著六個脹鼓鼓的輪胎沿水探查,前進數十米後就不敢走了,前頭依然是一個連著一個的湖泊,一共有5座,最大一座估算超過1500平方米。

  朱順知介紹,目前重慶發現的地下湖泊,僅酉陽騰龍洞能與其媲美。騰龍洞地下湖泊長約100米,寬約五六十米。朱教授說,從目前掌握情況看,水簾洞內地下湖泊絕對在全市可排進前兩名,全國罕見。

  更為奇特的是,一座地下湖泊中央有一組直徑約3米的鐘乳石石柱,五彩斑斕,頂天立地,氣勢恢宏。朱順知說,據他了解,這種長在地下湖泊中央,上觸頂下達地的鐘乳石柱,全國非常罕見。

  專家們介紹,鐘乳石由洞內滴水中碳酸鈣透析積聚而成,平均每10年大約生長1毫米。據此推算,金銀山溶洞群存在年齡在數十萬年至百萬年之間。各溶洞內純白色的鵝毛根狀石管眾多,滴水不斷,表明溶洞正處于發育期,仍在不斷生長。

  專家認為,金銀山溶洞群景觀堪比武隆芙蓉洞,應組織進一步探查,再結合附近的鬱山古鎮開發。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