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總是“被購物” “零團費”貽害無窮

時間:2010-08-12 12: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P align=center><IMG src="./W020100812495942137077.jpg" OLDSRC=W020100812495942137077.jpg /></P>
<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如此“耐心”</FONT></P>
<P>  鄺野繪</P>
<P>  ●在“零團費”背景下,地接社、司機和導遊只能變著法子讓遊客購物,從而獲得“傭金”維持經營</P>
<P>  ●旅行社最看重的是導遊的“導購”能力,帶一個團一天下來如果賺不到錢,導遊經濟壓力會很大</P>
<P>  ●清除“零團費”不可能一蹴而就,對無欺詐購物,遊客是可以接受的。關鍵是怎麼購物、購什麼物</P>
<P>  ●旅行社和導遊把心思花在遊客錢包上,服務成了“副產品”</P>
<P>  貽害無窮的“零團費”</P>
<P>  前不久,北京的劉先生帶父母參加了雲南某地四日遊,一圈跑下來,竟被安排了6次購物。劉先生說,每次進店,看的都是玉器、普洱茶、印染等當地特色商品。頭兩次還覺得新鮮,後幾次實在是有些煩。</P>
<P>  在昆明街頭,記者隨機採訪了10名遊客,除一人剛到昆明外,其余9人都有被旅行社專門安排進店購物的經歷,其中有4人日均“進店”兩次以上。</P>
<P>  旅遊“被購物”,根本原因是“零團費”。</P>
<P>  昆明青年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黃斌介紹,組團社把遊客支付的費用部分轉給地接社,用于接待遊客天經地義。但如果組團社報價很低,支付給地接社的費用太低甚至根本沒有,就成了“零團費”。然而,地接社、司機和導遊都要吃飯,他們只能變著法子讓遊客購物,從而獲得“傭金”維持經營。</P>
<P>  暑期是旅遊“旺季”。看看各旅行社的報價,北京—昆明、大理、麗江雙飛六日遊等熱門線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報價在2000元以下的比比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樣的報價連機票都很難支付,旅行社難道“賠本賺吆喝”?其實,低價團的背後,靠的就是帶客“逛購物店”和增加“自費項目”。</P>
<P>  黃斌認為,“零團費”有“三個特點”:欺詐性、賭博性和不公平性。組團社為了吸引遊客,不惜炮制“花最少的錢,玩最多的景點”的幌子,“旅遊陷阱”也就在所難免,一些粗制濫造的景點夾雜其間;對地接團、導遊乃至司機來說,遊客購物直接關乎切身利益,每次帶團都像是在“押寶”;而對組團出遊的遊客來說,多購物的人顯然是在為少購物的人“埋單”。翡翠、精油、銀器這些“水深”的旅遊產品,都給了“零團費”以操作空間。</P>
<P>  “零團費”的直接危害,就是旅行社和導遊不得不把心思花在遊客的錢包上,旅遊服務成了“副產品”。“零團費”不僅讓旅遊企業難以做大做強,還傳導到景區、賓館等相關產業,貽害無窮。</P>
<P>  ●導遊直接和遊客打交道,也就成了矛盾的焦點</P>
<P>  “導遊的苦衷誰知道?”</P>
<P>  在昆明當了8年導遊的小莊向記者透露,地接社請導遊帶團,導遊有時還要墊付費用,待遊客走後再向旅行社報銷,“我這幾天在昆明帶團就墊付了上萬元。”這種說法得到了昆明市旅遊協會會長李鼎惠的印證:“半年來我手上就有22起投訴,涉及12家旅行社不給導遊退還墊款,金額達15萬元多。”</P>
<P>  從8月1日開始,雲南省開始整治購物店向導遊直接返還傭金,轉而採取向旅行社支付的“公對公”方式。“此舉旨在給旅遊者一個明明白白的消費環境。”雲南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P>
<P>  但許多導遊對這一舉措並不買賬,甚至傳出了個別導遊關掉手機不帶團的消息。李鼎惠認為,導遊就要給旅行社墊付費用,本來還可以從購物店直接拿到錢,如今要經過旅行社一道手續,誰知道還能剩下多少?什麼時候能拿到?</P>
<P>  小莊告訴記者,做導遊很委屈。“零團費”背景下,旅行社最看重的是導遊“導購”的能力,帶一個團如果一天下來賺不到錢,導遊經濟壓力就會很大,如果連續幾天不賺錢,導遊就急了。“導遊直接和遊客打交道,也就成了矛盾的焦點。”小莊無可奈何地說,“導遊的苦衷誰知道?”</P>
<P>  李鼎惠介紹,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昆明導遊都是旅行社的員工,旅行社也是國有企業。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後,雲南旅遊業飛速增長,導遊迅速增多。然而,旅遊業有季節性的特點,旅行社養不起那麼多導遊,導遊也逐漸成了“自由人”,挂在旅遊協會或者導遊公司,收入和社會保障都像“個體戶”。</P>
<P>  此次雲南省旅遊局的行動明確要求,所有旅行社必須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導遊享受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購買“五險一金”。</P>
<P>  這一舉措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在雲南省麗江市,導遊薪酬就由最低工資、帶團補貼和部分傭金組成,所有的導遊都有完備的保險。但不少人認為,“麗江模式”不具有普遍性。“麗江旅遊市場不愁客源,導遊公司的數量也有限,政府好管理,和昆明不一樣。”黃斌說。</P>
<P>  很顯然,拒絕“零團費”,把旅遊報價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將是最有效的辦法。“問題是,報價上去了,就會把客源拱手讓給別人,沒有一家旅行社願意冒這個險。”李鼎惠說。</P>
<P>  ●在旅遊企業中樹立標桿,扭轉惡性競爭局面</P>
<P>  急需解決“怎麼購”</P>
<P>  多數受訪者表示,“零團費”的出現,與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階段和特點有直接關係。</P>
<P>  李鼎惠認為,當前,我國大眾旅遊、觀光旅遊方興未艾,旅客們求便宜的需求是“零團費”最牢固的支撐;從文化上說,歐美導遊的收入主要是“小費”,而我國沒有這個習慣,“除了賺取購物或自費項目的傭金,還有別的路子嗎?”</P>
<P>  導遊小莊認為,“吃住行遊購娛”都是旅遊的組成部分,對沒有欺詐的購物,遊客是可以接受的,關鍵是怎麼購物、購什麼物?清除“零團費”不可能一蹴而就,規范旅遊購物市場,是當務之急。</P>
<P>  雲南省旅遊局副局長徐光佑介紹,雲南已經推出了一係列措施,包括通過競標確定重點扶持16家旅行社。這些旅行社的對外報價一致,相同旅遊目的地、線路和旅遊產品報價統一。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招徠遊客,不得讓導遊墊付團款。旅遊合同要明確安排購物次數、停留時間以及購物場所名稱,不能出現“僅供參考”等用語。</P>
<P>  徐光佑認為,通過在旅遊企業中樹立標桿,通過規范經營逐步在業內獲得口碑,有望扭轉行業惡性競爭的局面,解決“如何購物”的問題。</P>
<P>  至于“購什麼物”,小莊認為,這有賴于旅遊產品的開發和產品銷售企業的發展。“比如,‘七彩雲南’等旅遊產品銷售企業,由于信譽好、客人多、銷量大,不少商品價格低于一般市場價,遊客就比較滿意。”</P>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