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爭中國觀音故里 遂寧年薪10萬徵代言人

時間:2010-06-22 14:0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觀音故里:菩薩選美的香艷爭奪

  裴鈺

  名人故里之爭是屬于區域經濟和文化范疇的激烈競爭,但唯獨中國觀音故里之爭,堪稱“娛樂冠軍”,三百多名佳麗躋身“觀音”選美活動,勝出的三人將成為年薪10萬的“觀音”代言人,如此擎起“菩薩選美”旗號的故里之爭,可謂空前絕後、香艷無邊。四川遂寧、河南平頂山和新疆昌吉市,均自稱“觀音故里”,因為基于中國的觀音傳說,所以,必須冠以“中國”之前綴。

  不走尋常路,觀音菩薩也選美

  今年4月以來,一場空前絕後的“觀音菩薩的選秀”,陸續在貴州、重慶、雲南、廣西、安徽、四川等地上演,主辦方是自稱“中國觀音故里”的四川遂寧市,舉辦的是中國觀音故里形象大使暨大型歌舞雜技劇《姊妹觀音》主要演員全國選拔賽。三百多位佳麗,吹拉彈唱,才藝PK,她們爭的不是“超女”和花兒朵朵,而是代言漢傳佛教和民間傳說中的觀音大士,另加年薪10萬元的代言工作。佳麗們既出風頭又賺高薪,還能過上一把救苦救難的菩薩癮。

  以往名人故里的推廣,或是投放城市公益廣告,或是投資拍攝記錄片和影視劇,或是舉辦學術會議,遂寧卻劍走偏鋒,搞起了“觀音選美”,菩薩、美女、PK、多金、女大學生……火爆的娛樂元素一應俱全,賺足了國人的眼球。這場菩薩選秀,既讓人感嘆娛樂真是無處不在,而且,也讓“中國觀音故里之爭”正式浮出水面。

  同一個觀音菩薩,在國內其實有三個故里,即四川遂寧、河南平頂山和新疆昌吉市,彼此相距千里。

  先看四川遂寧,其自稱“中國觀音故里”,旅遊的主題為“許願觀音故里·度假水都遂寧”,按照品牌化、國際化標準規劃,打造觀音故里景區,先後推出“心靈度假·朝聖之旅”、“觀音故里·尋根之旅”等精品旅遊線路。據遂寧《關于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披露:“加快中國觀音故里旅遊區、觀音湖旅遊度假區、觀音文化主題公園、西山森林公園、中華玫瑰城等景區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不斷增強城市休閒度假功能。”

  在2010年遂寧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開發觀音湖景區”,大幹快上,發力迅猛。此次“觀音菩薩的選美”,即是遂寧突破常規的城市營銷之舉。在遂寧,圍繞“觀音故里”的開發項目主要有四:1、《盛世觀音》精品劇目開發,以遂寧本土特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精品劇目,總投資3000萬元。2、觀音湖休閒度假旅遊區水上項目,規劃區面積19.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4.8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2.8倍,建設4A級旅遊度假區,總投資8億元。3、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總投資1.6億元。4、“遂寧·貓兒洲·都市田園休閒度假旅遊區”,以觀音文化、鄉村體驗旅遊、商業休閒、兒童遊樂、運動健身和生態濕地旅遊為特色,建設4A級都市休閒娛樂風景區,總投資5億元;項目建成後,年營業總收入2億元,預計投資回報期為10年左右。

  遂寧對文化旅遊的政策支持,堪稱故里經濟的典型。比如,第一,優先保障旅遊重大項目用地;第二,新投資旅遊項目的稅收及基金附加,實行先徵後獎,前3年獎勵地方所得部分的100%,後兩年獎勵地方所得部分的50%;第三,新成立的旅遊企業注冊資金允許在兩年內分期注入,首期到位資金達到注冊資本的20%,但不得低于法律法規規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南北聯手,競爭變共贏

  河南平頂山和新疆昌吉不搞“菩薩選美”,還是老老實實地和觀音菩薩相處。平頂山市自稱“漢化觀音故鄉”,在2009年平頂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其城市定位,即“建設全面發展的新型現代化城市、中原城市群重要的戰略支點和全國重要、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在2010年的平頂山市《政府工作報告》里,進一步提出,把文化旅遊產業視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龍頭”。

  平頂山的“觀音牌”同樣是真金白銀,財大氣粗,項目為“白雀寺觀音文化旅遊開發”,是集禮佛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觀音文化旅遊聖地,投資總額1億元。該項目建成後每年創收入5600萬元,利潤2000萬元,投資回收期為6年。

  第三個“觀音故里”遠在新疆昌吉市,其城市名片是“宜居之城、休閒之都、名吃之鄉、花兒之地、觀音故里”,其中“觀音故里”尤為響亮。在昌吉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打造假日休閒遊、觀光生態遊以及普陀—遂寧—昌吉三點一線觀音文化精品旅遊線路,努力推動旅遊業提質升級。進一步提升‘宜居之城、休閒之都、名吃之鄉、花兒之地、觀音故里’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昌吉的觀音故里項目主要有二:1、“觀音故里文化公園”,佔地面積約1068畝,總投資額5億元,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固定收入約有6476萬元,凈利潤為每年約4200萬元。成本投資回收期為12年;2、“觀音故里”項目,佔地400畝,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設觀音閣、佛像群雕劫國王府等廣場以及文化一條街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5月,昌吉和遂寧兩地簽定了文化旅遊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觀音故里”的品牌,互為旅遊目的地,互送客源,打造“昌吉—遂寧”觀音文化旅遊項目。隨後昌吉和遂寧兩地聯係普陀山,三方聯動打造“普陀—遂寧—昌吉”觀音文化黃金旅遊線路。昌吉和遂寧能夠南北聯手,變競爭為共贏,能夠擱置爭議,積極實現資源整合與產品創新,殊為可嘉!

  本文係《中國經濟周刊》專欄文章,轉載務必注明出處。裴鈺:南開大學人文學者、作家,《中國經濟周刊》專欄作者,天津歷史學學會理事,致力于當代中國文化重建和文化產業研究。代表作有《莎士比亞眼里的林黛玉》等。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