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景區700年古跡被毀 只為鋪設現代水泥路

時間:2009-07-20 08:28   來源:人民網

  日前,瓊海市作協名譽主席王錫均告訴記者:樂城原縣府門前一條長約500米磚塊鋪設的古道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面。

    樂城———原廣東省樂會縣治所在地,今瓊海市著名僑鄉博鰲鎮(原朝陽鄉)樂城村。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樂會縣治在此誕生,迄今已有700余年歷史。博鰲亞洲論壇創立後,樂城的歷史古跡成為眾多海內外遊客觀光訪古的好去處。

    今天下午,記者驅車通過剛建成的樂城大橋,沿著平坦筆直的水泥道路來到樂城島看到:除了老城區街道上鋪設的磚塊仍保持原貌外,通往原縣府的一條小道已經全部變成水泥道路。 原來長約500米的磚塊路面挖出的古磚頭這里一堆,那里幾塊。這些古磚頭個頭比如今一般民房所用磚塊大約兩三倍,非常獨特。過往村民無不惋惜地說,雖然路比原來好走多了,但也因此失去了寶貴的東西。

    瓊海市作協名譽主席王錫均認為:遊人之所以來樂城,主要是參觀歷史遺跡,現在古跡遭到破壞,難道要叫遊人參觀水泥路?

    樂城村支書王春冠對記者說:“這段路由于用磚頭鋪設,路面坑坑洼洼,時常發生交通事故。為建設村村通工程,瓊海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站根據村委會的規劃,于今年初投資80萬元設計施工建成這條長逾兩公里的水泥村道,因為這段路不屬文物保護范圍,無需審批,修路時也無異議。

    為挽救歷史古跡,村委會計劃將收集起來的古磚塊在水泥路一側鋪設一條古道供人參觀。”

    瓊海市博物館館長陳貽愛說:“修路時博物館曾進行交涉,也向省有關部門報告,但水泥路最後還是修起來了。”

    地處萬泉河下遊的樂城島,總面積僅2平方公里,島上現有12個自然村300余戶人家1600多人口。目前這里是博鰲旅遊開發的組成部份,前來參觀遊覽的遊人不斷。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