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凱里6月13日電(記者黃勇)6月13日上午,奧運火炬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的雷山縣和凱里市傳遞。這里擁有中國最大規模的古苗寨,這里是苗族飛歌的海洋,這里有多達400個的民族節日,這里有最精美的苗繡,這里有青山綠水的良好生態,這里是“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
奧運火炬在黔東南站傳遞的一大特色,就是火炬將穿越幾個古老美麗的苗寨和侗寨。火炬傳遞起點所在的誁德苗寨已有數百年歷史,一座座苗家木吊腳樓錯落依山而建,寨腳下清清的丹江河蜿蜒流過。寨內苗民因苗女多穿長裙而被稱為“長裙苗”。距郎德苗寨20公里的西江苗寨,建寨已有上千年,寨內現仍有1200多戶苗家,因而被稱為千戶苗寨。因寨中眾多的吊腳樓及苗族遺存保存完好,被稱為天然民族博物館。還有南花苗寨、季刀苗寨等,青山綠水與古老苗寨相映成趣,令人流連忘返。
黔東南是“歌舞海洋”。這里的人們會張嘴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侗族大歌是無伴奏多聲部自然合聲,模倣的是自然界萬物之音,沒有教科書沒有五線譜,卻以口口相傳代代相授延續至今,被譽為“天籟之音”。苗族飛歌高亢悠揚,婉轉動聽。當地民族舞蹈中,反排木鼓舞粗獷奔放,丹寨錦雞舞艷麗柔美。
會針線就會刺繡,這造就了黔東南苗族的服飾精美。通過服飾可以分辨出族群支係、已婚未婚,黔東南苗族服飾因此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黔東南州還是“百節之鄉”,全州每年的民族民間節目近400個。 節日活動豐富多彩,唱歌跳舞、鬥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吃新節”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臺江姊妹節,是苗族青年男女傳遞愛情信息,挑選終身伴侶的節日,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節。
黔東南州以其良好生態和原汁原味的豐富民族文化遺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十大旅遊勝地,並被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18個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圈之一。其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原貌的歷史遺存,構成了舉世無雙的原生態黔東南文化景觀。在國家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黔東南就有19項。
黔東南森林覆蓋率達62%,全州原始森林總面積達16萬公頃。全州共441萬多人,有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州人口總數的82%,其中苗族人口佔42%,侗族人口佔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