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海浪以及蔥蘢的綠色
浙江篇
爬爬山孵古村拍廊橋
溫福、甬臺溫鐵路動車組的開動,串起了兩條鐵路的沿線城市,也讓我們多了一種快捷經濟的方式前往蔥蘢常綠的閩浙好地方。溫泉、古村、大海,葌且葌且”,隨著動車的搖晃,就能抵達。

綠意繚繞著古意
雁蕩山站——雁蕩山
溫福鐵路夠貼心,專門在雁蕩山等景區設有站點。這雁蕩山站,明明白白就給了去雁蕩山遊客方便的,鐵路開通之前,車程至少6個小時,現在坐著平穩的火車三四個小時就能抵達。
雁蕩山素來以山水奇秀聞名,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雁蕩山背依莽莽的括蒼山,面對浩瀚的樂清灣。
爬山,微微出汗,山上的花草樹木,已經呈現出了萬千姿色。在大片的松樹林帶,冬葉正黃,黃得透亮,色樹正紅,紅得耀眼,針葉正綠,綠得帶勁兒。五顏六色,詫紫嫣紅,深淺不一,何止千種。這些顏色,有時如工筆,嚴謹而細致;有時如潑墨,瀟灑而隨意,晨光暮色,姿態各異。
走在石階上,非常平坦,但還是會覺的有些吃力。石階兩旁的山體凹凸不平,險峻挺拔,褐黃的流紋岩和天空,鮮明對比,令人驚嘆。再往上走,山頂平坦,山頂有兩湖,取名為上、下天湖,湖面開闊,清波粼粼,與遠處的岩石連在一起,倣佛一個流水的葫蘆。
雁蕩山的靈岩景區作為斷腸崖、活死人墓、終南山絕頂、萬獸山莊等《神雕俠侶》場景的拍攝地,福溪水庫則是楊過和大雕練功的小谷水潭及進絕情谷的水道。觀音洞將作為劇中道教重陽宮的使用場地,中折瀑將作為小龍女生活16年的密室“洞天福地”。很多人是衝著內地版《神雕》去賞玩雁蕩的。

美味誘惑擋不住
永嘉站——楠溪江
圍繞著楠溪江水的是青山和村莊,典型浙南的田園風光。楠溪江名頭最響的是芙蓉古村。芙蓉村因村後的芙蓉峰而得名,芙蓉村是整個楠溪江村落中歷史最悠久的,書上介紹說整個村落按照“七星八鬥”進行規劃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耕讀文化。而芙蓉池就是整個村莊的“眼”。
楠溪江上遊的林坑村,在永嘉縣的最北端,原來在地圖上都找不到。因為封閉,所以林坑才保存了楠溪江最完整的山地民居。進入林坑村第一進入眼簾的就是依山次第而建的木樓,黑瓦鋪就的樓頂層層疊疊,當中正有一條清溪穿村而過。整個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
最好找一家小溪邊地勢高的農家入住,可以把整個古村收入眼底,搬了幾張椅子到院子里,喝茶、看書、曬太陽,享受了一個下午的閒暇時光。晚上,自然是農家菜,燉筍幹、臘豬肉、腌魚、燜鮮筍……幾大碗擺滿一桌,再上一點自家釀造的米酒,美味莫過于如此。

淡淡的廊橋
溫州站——泰順
泰順是溫州的一個縣。也許在地圖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點,踏遍大江南北的旅友也誇讚不出它特別令人深刻的優點,但是淡淡的泰順就像這淡淡的廊橋。泰順位于浙南閩北的交界之處,山陵丘壑,溝澗縱深,當地的居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因此也保存有中國最多,最完整的古廊橋。不同于美國電影《廊橋遺夢》中麥迪遜廊橋的蒼涼曠漠,泰順的廊橋更多了幾分風雅江南的憂鬱和鄉土中國的古樸。文興橋,位于筱村鎮坑邊村,橫跨玉溪之上,文興橋的結構非常奇特,左右不對稱的結構使得該橋在泰順眾多廊橋中備受關注。相傳當年建橋的時候,請來兩位師傅,分別從兩岸同時建造。兩位師傅對于造橋的方案各執己見,互不讓步。當造到中間時,才發現兩邊的高度不一樣,這時已來不及拆了重造,只得傾斜著合龍。故事孰真孰假,惟有橋下奔流而過的溪水才知其中奧妙吧!
橋位于垟溪鄉和洲嶺鄉交界地,古時由三條巨木為主梁跨溪架設而成,由此得名“三條橋”。三條橋古樸優美,無名氏題在橋身木欄板上的一首“點絳唇”,給人們帶來了綿綿不盡的遐想:“人自多情,吟吟水邊立,千萬縷,溪水難寄,任是東流去。”
除了這些美不勝收的橋,這個季節去泡一泡泰順的氡溫泉也不錯,65攝氏度的溫泉水,無色無味,用溫熱滑膩的溫泉水,為溫福線的上的浙江段畫上句號,著實完美。
■從上海到福州的動車線由滬杭線——蕭(杭州蕭山)甬(寧波)線——甬臺溫線——溫福線,一氣串聯而成,統稱溫福高鐵。
■福州和上海南站之間開行4對動車,分別是D3101/2、D3103/4、D3105/6、D3107/8(奇數為上海南至福州方向列車,偶數為福州方向出發列車),具體停靠站點,以鐵路時刻表為準。■上海—福州的二等車廂票價初步定價約為282元,特別提示,以火車站票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