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旅遊多元業態 "美好江蘇"實現質的飛躍

時間:2012-11-20 15:54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今年上半年,江蘇全省接待入境旅遊者359.13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5.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5%和12.5%;實現旅遊總收入3190.11億元,增長16.1%;旅遊增加值1422.79億元,增長16.1%——近日召開的全省旅遊局長座談會傳遞出一連串令人振奮的數據。在這些數據背後,還有一連串亮點——2家景區成功躋身國家5A級景區行列,全省5A級景區達到11家,位居全國首位;擁有全國唯一的文化旅遊示范區和商務旅遊示范區,已有先後兩批共計9家單位成為全省生態旅遊示范區……

  一個個“數字亮點”折射出,江蘇旅遊從原來相對單薄、孤立的區域觀光型旅遊產品,發展到今天生態休閒、溫泉養生、人文風情等等多種業態共生共榮的復合型旅遊目的地。伴隨旅遊業態的不斷推陳出新,江蘇旅遊的轉型正在走向更深、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的轉型正在帶給八方遊客更強美感、更高舒適度的享受。

  景區是“美好江蘇”品質的重要感應點

  目前,江蘇全省A級景區總數達到459家,其品質、接待管理和服務質量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口碑。盡管如此,江蘇旅遊人不斷提升品質的努力始終沒有停滯。今年年初,省旅遊局下發了《關于規范A級景區申報和復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景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自查自糾,下半年,省旅遊局還將採取明查暗訪的方式,對納入復核范圍的3A級以上(含3A級)景區進行重點復核,同時將此行動納入全省行風評議范圍。

  景區是遊客領略美好江蘇高品質的重要感應點。如今,江蘇旅遊景區已經建立了常態化的創建管理機制。全省組織學習貫徹了新修訂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要求在全面掌握旅遊景區發展狀況的前提下,把創建基礎好的景區納入創建計劃。在景區規劃和項目策劃、建設的同時,就把A級景區評定標準融入進去。省旅遊局聯合省財政廳加大投入旅遊景區服務設施水平,並出臺《省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意見》。下一步,江蘇將下大力氣繼續提升現有旅遊景區的檔次、品質、管理和服務,引導和鼓勵低等級景區通過加大投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晉升高等級景區,打造與旅遊強省相匹配的旅遊景區體係。省內各旅遊城市也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細致的工作,比如南京市就出臺了《公園景區長效綜合管理及文明創建考核的實施方案》。

  省旅遊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在整個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的重要節點時期,江蘇旅遊要想保持創先爭優的奮發態勢,提振產業發展的底氣,就要創新完成旅遊規劃發展的各項任務,而這其中,從單一推進A級景區建設到全力推動A級景區、特色景區並駕齊驅,是謀變後的有益嘗試。

  多業態讓“美好江蘇”形象更豐滿

  南京民國文化、蘇州古典園林、無錫太湖風光……這些早就是中國旅遊大戲中的“看家劇目”。今天來江蘇遊什麼?在大項目帶動下旅遊新業態的不斷豐富,答案也變得更為精彩。乘著小木船慢慢漂蕩在興化油菜花田間、留宿東關街七夕客棧品嘗正宗揚州炒飯,浸在天目湖禦水溫泉里體驗靜謐竹海的樂趣,閒坐在平江路小巷深處聆聽蘇州評彈……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商務旅遊、度假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修學旅遊等一係列旅遊新業態的產生與完善,豐富並改善著江蘇旅遊業的結構。

  南京秦淮風光帶、揚州東關街、蘇州平江府路、鎮江西津渡、無錫崇安寺、徐州戶部山、泰州老街等有“美麗傳說”的特色街區,都是假日里遊客最密集、閒適氛圍最濃鬱的去處。文化、商業和旅遊匯集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集合,在傳統的地方進行時尚的消費,用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國際范兒的景點,江蘇這個傳統旅遊目的地正在展現國際化的吸引力。

  與多種產品復合而成的休閒主流產品相配套,近年全省各地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旅遊接待設施、公共服務體係的日趨完善,讓江蘇作為休閒度假目的地的形態更加靈動豐滿,“美好江蘇”更有質感。在江蘇的新建項目中,休閒度假類旅遊項目數與投資數額均已佔到半數以上。

  江蘇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鄉村旅遊點等級劃分和評定標準》,從2009年至今,江蘇鄉村旅遊節已經成功舉辦三屆。全省具備不同接待條件和規模的鄉村旅遊點達4000多處,其中,省級四星級鄉村旅遊點108家,數量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生態旅遊、文化旅遊、科技旅遊、健康旅遊等特色產品也遍地開花,顯示了江蘇旅遊新業態的強大後發優勢。

  會展旅遊也正成為江蘇旅遊眾多業態中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江蘇有20%的國內遊客和40%的入境遊客為商務及會展遊客,高于全國水平。蘇州國際博覽中心一年50多場次展覽,吸引商務人士100多萬人次。2011年,園區接待入境過夜遊客36.17萬人次,增長39.3%,接待國內遊客473.31萬人次,同比增長21.54%,實現旅遊總收入78.62億元,同比增長22.23%。

  今年,南京、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揚州和南通7市被確定為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結成“智慧旅遊聯盟”。2010年,省“旅遊信息化創新示范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同程旅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挂牌,從城市智慧旅遊逐步向城市群、區域性智慧旅遊發展。如今,遊客來到江蘇,在多個城市都會享受到“拿在手上”的貼身導遊服務,只要用手機下載“遊客助手”,就可將“吃、住、行、遊、購、娛”相關信息一網打盡。微博、網絡社區、搜索引擎、手機終端、微電影等多種形式,正在成為“美好江蘇”移動化生活背景下服務遊客的更便捷、有效的手段。

  創新試點為“美好江蘇”注入新活力

  新業態為江蘇旅遊增光添彩。如何能讓這些新業態不斷發展,不斷帶給遊客新感受?省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負責人介紹,2011年《旅遊度假區等級劃分》國標的實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躋身全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試點。目前,全省已有20多家單位正積極申報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江蘇省旅遊度假區管理辦法》也即將出臺。

  今年,省旅遊局與省林業局合作啟動森林旅遊示范區的試點,不久前與省環保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開展省級生態旅遊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計劃從現有的9家省級生態旅遊示范區中擇優推薦國家生態旅遊示范區。下半年還聯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示范區、名鎮(村)和“康居鄉村樂遊農家”等品牌創建,並醞釀啟動江蘇商務旅遊示范區和特色旅遊街區的評定工作,為遊離于傳統景區外的特色景區提供成長空間,通過不斷培育新業態,拓展新領域,構建全省大旅遊發展新格局。

  旅遊業界專家表示,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旅遊產業競爭格局發生劇烈變化,各種資源重組實現的融合力量不可估計。今年下半年,江蘇省《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將完成編制上報,省旅遊局新聞發言人稱,接下來江蘇的目標就是出新升級傳統景區,做精做響新型景區,實現多種業態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推動產業融合的雙贏局面,迎接從單一觀光旅遊到觀光、休閒、度假加特種旅遊的多元旅遊時代的到來!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