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穿古越今的故事之城

時間:2012-11-20 16:07   來源:《中國國家旅遊》

  南京是一座承載了過多歷史的城市,十朝古都給這座城市留下的烙印,讓南京在同質化的城市之間顯得卓爾不群,雖然它會偶爾馬失前蹄稍顯狼狽,但骨子里一直保持著處變不驚的優雅。

南京街景

  南京街景

  人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而南京則是水做的城池。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的“水性”是孕育佳麗和帝王的基因。長江在城北奔騰而過,玄武湖隱藏在城市的最中心——長江和玄武湖是南京水文化中最陽性的一面,這種陽剛是南京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影像,但是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南京,就得遊莫愁湖、白鷺洲、秦淮河,那里將呈現南京最柔軟的景象,那才是真正的南京。

  如今,夫子廟內,文人雅士依舊飲酒賦詩,秦淮河上龍舟畫舫依舊自在遊弋。然而,今天的南京畢竟不是昔日的金陵。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多了幾分詩情與酒興,卻比俞平伯和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少了幾分韻味與優雅。

  逛夫子廟、遊秦淮河需在晚間。華燈初上之時之于夫子廟,好比二八年華之于女子。這時,是她最好的光景,也是靠近她最好的時機。巨大的牌坊就如同時空穿梭機,踏進牌坊一小步,時代改變就有一大步——摩天大樓立馬被取而代之以灰磚青瓦馬頭牆,速度之快好比遊戲《帝國時代》中從中世紀到現代的成功升級,只不過這升級是逆向的。

  順著古秦淮牌坊往里走,在夜色中一路相伴的,是微風中飄搖的酒幌子和閃爍的燈籠。越往前走,心越恍惚,幾百米的老街,每一步下去就是一年,當走到秦淮河邊,對著江南貢院和唐伯虎的雕像時,就完全身在明朝了。

  江南貢院是整個夜秦淮的中心,在明清之時,江南貢院是整個江南地區科舉考試會試的地方。而江南貢院前面,則是那有名的 “秦淮人家”酒樓——“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白天才出考場,晚上便進酒館,是那些趕考的學子們的真實寫照。無論科舉高中,還是榜上無名,喝酒都有充分的理由。金榜題名者,在秦淮河畔的畫舫中大宴賓客;考場失意者,在秦淮河畔的小酒館中月下獨飲。

  《金陵十三釵》的熱映,將沉寂多時的南京又推入風口浪尖。然而,公眾關注的不是現在的南京,而是他們臆想的金陵:大明的王朝舊事,民國的韻事風情,秦淮河畔的名妓,夫子廟趕考的秀才,《紅樓夢》中優雅的仕女……

  人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于是總有很多忠誠的信徒被歷史的十字架壓得亦步亦趨,進而迷失在歷史的光暈中。南京是一座承載了過多歷史的城市,每一朝的風波就如同每一夏在太平洋上生成的強熱帶風暴,會不定期地給這座城市帶來強風和強降雨。而它,卻如盛裝舞步中訓練有素的純種阿拉伯馬,雖然會偶爾馬失前蹄稍顯狼狽,但大部分時間能保持處變不驚的優雅。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