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花,一條微博,一個故事
前日下午,濱江某小區,美女店主小藝帶著剛剛從冷庫里取出的鮮花和一個精心挑選的花瓶匆匆趕回家中,開始忙碌起最新的一份鮮花訂單。
“一位男生訂花,送好朋友,祝賀她誕下小龍女。花材是繡球、芍藥、鬱金香、銀蓮、豌豆花、翠珠花、沙巴。”
花材是從荷蘭空運來的,剪枝插瓶,搭配上綠色方形略帶折舊質感的陶罐瓶子,在花店主人小藝的巧手搭配下,半個多小時就搞定了。插花、送花,完了再發一條寫滿祝福“花語”的微博——每賣一束花,小藝都會這樣做。
事實上,“心湖觀樂”的微博里裝滿了“花語”和買花人的心情故事:
“一位年輕姑娘訂的花,她在私信里說,目前與深愛的大學時代的男友分隔大洋兩岸,雖然只有4個多月就能團聚,但心里越來越害怕,怕已回不到以前。選了玫紫色的新西蘭惠蘭、粉色澳梅、深紫西洋牡丹、金錢草等,扎一束沉默溫柔的花給你,與其為不知道的未來擔心,不如心平氣和好好安排最後的單身時光。”
“訂花人30+(指30多歲),送給自己的花。單身男性,出版業內人士,年初在圍脖上公開表態想早日脫離單身隊伍。所以,選了進口白色鬱金香,白色百合及其他,素雅清凈。但,加了兩束紅果,希望你早日找到愛情,修成正果。”
“火焰百合,會用在今天的一束顧客送朋友夫婦的花束中,即使老夫老妻,對你的愛永遠如火焰般熾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