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舉報信牽出558人黑槍大案 販槍者多衝暴利去(圖)

時間:2010-08-30 08:47   來源:新京報

  2009年4月29日,警方搗毀了龍安銀的窩點,查獲長槍1支、倣六四式手槍子彈7發、半成品槍管24支、半成品彈夾4個,手槍模具、彈簧若幹,繳獲制槍工具28種767件。

  販槍

  販槍案“一號人物”是“孝子”,兩年內販槍20余支。警方順藤摸瓜查出龐大的販槍網絡。

  龍安銀制造的黑槍,有一部分來到了楊必現的手中。

  楊必現,1970年生人,身高1.6米。身形矮小的他,在3·31專案名單上有一個“響亮”的代號——“一號人物”。

  “楊必現是個孝子。”專案組成員說,楊必現是個農民,因母親病重花銷大,楊必現便放下農活,去吉首看工地賺錢。2007年,一位老鄉找到楊必現,說能從廣東弄到短槍,讓他去找買家,掙提成。“我只想幫朋友忙,沒想要好處費。”後來,楊必現找到了買家,得到了第一筆好處費——100元。

  “100元對我來說不少了。”楊必現說,找人買槍比工地掙錢快,于是他開始給人介紹“槍活兒”。隨著“路數”越來越廣,楊必現的“吃價”也越來越高。一次,他販賣了兩支來福槍,從中獲利9000元。

  楊必現說,在販槍過程中,他與買家、賣家交流時用的都是黑話,短槍叫“豬腳短”,長槍叫“長的”,砍價時1萬叫“1個”。因為買家和賣家都希望通過熟人來交易,所以他們並不認識,也不會見面。每次,楊必現先到賣家那里去看槍,再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試槍,然後和賣家完成交易,交易地點一般選在大山里或者隱蔽的隧道里。

  盡管楊必現選擇的交易地點都很隱蔽,但他還是被警方盯上了。

  2008年3月31日,一封舉報信寄給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局長周賽保,稱楊必現等人販賣槍支。當地警方隨即成立專案組。

  湘西州公安局副局長田儒平說,根據楊必現挖出的販槍網絡,和楊必現同一級的販槍人員有10多人,每名販槍者的下線又有10多人,槍支要經過5到6次轉手才賣給真正的買家。

  為了釣大魚,警方決定暫不抓捕楊必現。對其秘密偵查的同時,專案組5次派民警赴廣東、貴州等地,會同當地警方對疑犯實施偵控。

  警方將各地信息匯總後發現,楊必現等人自2007年底以來多次從佛山等地購買制式獵槍返回湘西進行販賣,從貴州銅仁、湘西花垣等地購買倣制手槍到廣東和湘西販賣,兩年間楊必現販槍20余支。

  通過楊必現,警方偵查出一個龐大的制販槍支網絡,發現涉槍犯罪線索437條,制槍窩點4處,涉案人員涉及湖南、貴州、廣東、廣西4省(區)195人次。

  2009年4月24日,公安部下達統一行動命令,湘西州將696名警力分為28個組,展開“迅雷”抓捕行動。

  田儒平說,抓捕楊必現是首要任務。當日,楊必現因母親過世回村料理後事。為確認其家庭具體地址,兩民警戴上鬥笠,假扮夫妻,冒雨以找尋丟失的耕牛為由進入該村進行偵查。

  為了讓楊必現盡孝,警方在其給母親辦完喪事後,以外地朋友的身份將楊從家中引出,實施抓捕。

  此後,各地紛紛行動,該案的“一號人物”至“十號人物”在3天內悉數落網。截至2009年年底,3·31專案組抓獲涉案人員558人,繳獲槍支201支,搗毀制槍窩點11處。

  買槍

  湘西採礦業發展迅速催生黑槍泛濫,礦主買槍爭奪地盤。一礦主花近百萬買槍。

  “持續擴大的買方市場,增多了槍支的需求,無形之中開啟了槍支泛濫之門。”田儒平說。

  湘西地處湖南西北部,與貴州、湖北、重慶交界,特別是與貴州松桃縣接壤,成為槍支流入和中轉的地區。“因為近年來湘西礦山發展,利益爭奪激烈,一些礦主開始買槍護礦,爭奪地盤。”田儒平稱。

  古丈縣看守所審訊室里,32歲的董飛始終低著頭,表情木然。

  民警管董飛叫“槍王”。在本案的涉案人員中,從董飛處繳獲的槍支最多,有30支。民警說,這30支槍都是質量最好的“正規槍”,包括一支“蘇制AK-47”,“差不多可以武裝一個排了。”

  董飛是花垣縣的一名礦老板,“年景好的時候,礦上一年能掙幾千萬。”熱愛各種戶外運動的董飛,有個特別的愛好——收藏槍。董飛說,為了買槍,這些年花了近百萬元。董飛說,他從小喜歡打獵,並由此喜歡上了槍。1996年“禁槍令”頒布後,為了摸到槍,他曾報名當兵、考過警校,但均未如願。隨著財富的積累,董飛越來越想擁有一支屬于自己的槍。在一個名為“打獵論壇”的網站上,董飛買到了第一把短槍。

  2008年,網上聊天時,董飛得知一位湖北朋友有一把AK-47,于是他便開車趕到湖北,花5萬元買了下來。“買AK-47時,我已經有了很多槍。”董飛說,“我買槍沒想過要幹什麼壞事,覺得不幹壞事就不會出事。我把槍都藏在家里,偶爾找個沒人的地方放兩槍過過癮,或者用來打獵。現在看來是我錯了。”

  辦案民警說,除了董飛嗜槍外,不排除他為了解決礦上紛爭買槍來震懾。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