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詮釋偉大母愛 200米距離陪腦癱兒子走過15載
  一條路上練習走路十幾年,鄭州紅專二街上住的老街坊都知道,每天早上,有一對母子會在這條偏僻的街上練走路。
  “差不多天天早上都能看見。”老楊說。
  “能堅持這麼長時間真是不容易。”李先生說,鄰居之間常常感慨。
  一開始,男孩需要有人扶著,手把手地牽著往前走,不斷地栽跟頭;後來,雖然仍是晃晃悠悠地走不穩,男孩卻已經能慢慢地扶著牆走。
  從最初只到媽媽的腰那麼高,到現在高出媽媽一個頭,母子二人每天要在不足200米的范圍內走上六七個來回。這一走,就是15年。
  男孩叫航航,得了腦癱
  航航今年18歲,母親路宇麗,今年52歲。為了幫兒子練習走路,她已經17年沒上班了。
  “1歲的時候才發現跟別的孩子不一樣。”路宇麗的鬢角有很多白發,看起來很疲憊。
  她說,航航1歲時還不會爬,更不會走路,她帶著兒子去檢查,醫生告訴她,航航患的是腦癱,因為平衡神經受到影響,無法控制雙腿的活動。
  “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腦癱,聽都沒聽過。”路宇麗一家是開封尉氏人,丈夫張萌一直在鄭州做翻譯工作,聽到兒子患病的消息時,他正在尼泊爾。
  “我對這個病一點概念都沒有,還以為做了手術就能好。”張萌說,他回來後,聽說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整個人都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