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從"梅花餐"到"黑美人":臺灣飯局文化一瞥

時間:2010-05-26 08:30   來源:SRC-30

蔣經國時期推行的“梅花餐”

  政商交易飯桌上搞定

  除了吃什麼,到哪吃也是有不少說頭的。很長一段時間,位于臺北大稻埕的“黑美人”酒家幾乎成了應酬文化的代名詞。“黑美人”的前身是“萬里紅”公共食堂。上世紀60年代兩岸對峙時,因“紅”字犯了蔣氏父子的忌諱,遂改名為“黑美人”。

  黑美人股東、18歲就到酒家當服務生的張武吉介紹說,“黑美人”酒家一度被視為臺北的高級應酬場所,從市長、議長到“立委”都是常客,魚翅、鮑魚是基本菜單。據說有幾屆省議會議長的人選就在這里圈定的,企業主們上百萬甚至千萬的訂單也是在酒酣耳熱之際搞定的。

  另一位股東江朝正回憶說,許多政見不同的“立委”,白天在“立法院”里大打出手,晚上到了“黑美人”,卻能抱成一團唱卡拉OK。還有“立委”在包廂里對官員說:“你把這瓶紹興酒幹掉,我就讓你的預算過關!”張武吉透露,當年的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口頭禪就是:“你在‘立法院’不給我面子,晚上到‘黑美人’看我怎麼修理你!”

  “黑美人”的興起帶動了大稻埕一條街的酒家,當時光是附近延平北路沿線就有15家。每到華燈初上,三輪車排滿整條馬路,街道兩旁的首飾店、服裝店雲集,購物者穿梭不息。但如今,島內政商人物的交易已改到私人招待所或高檔酒店,這些昔日輝煌一時的酒家,只剩杏花閣、百花紅兩家在苦撐,“黑美人”也被遺忘在燈火闌珊處。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