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景
美景之旅
在臺北,第一人文勝景當屬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展品與故宮相比,側重不同,多金石類、書畫類的藏品,而瓷器較少,可以作為一個有意思的補充。原藏于瑾妃永和宮的“翠玉白菜”,形似東坡肉的“肉形石”、從西周時期流傳下來的毛公鼎並列為其三大鎮館之寶。
由臺北取道花蓮,在太魯閣公園欣賞世界級的大理石峽谷景觀也是個好主意。由立霧溪切鑿形成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地質史:太魯閣峽谷的前身是海底沉積物,經過多次高溫、擠壓變質,以及400萬年前造山運動抬升、河水下切,才逐漸形成。由于大理岩有著緊致、不易崩落的特性,經河水下切侵蝕,遂逐漸形成幾近垂直的U形峽谷,造就了世界級的峽谷景觀。景區內山巒交錯,在“臺灣百岳”中,有27座位于太魯閣。
從花蓮沿著花東海岸線向臺東進發,可以看到一係列神奇的景觀。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臺灣11 號省道,卻坐落著一個名叫“水往上流”的地理奇觀——這里原是一條農田灌溉溝渠,用肉眼觀望,可以看到潺潺水流順著水溝,由低處蜿蜒往高處流去!這一現象看似違背物理定律,其實是因為這里兩旁的景物傾斜度大于路面,造成了水往上流的視覺上的錯覺。在嘉義縣,聳立著北回歸線紀念碑,其地理坐標為北緯23度27分4秒51,東經120度24分46秒50,是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處景點。長濱鄉海濱有一係列海蝕洞,被稱為“八仙洞”,其實大小洞穴加起來,有16個之多,曾出土大量的史前遺物。這里的遊客中心都以木棧道或石板路連接,遊客可一覽靈岩、水簾、海雷、昆侖等各洞中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或是在潮音洞前聆聽洞內海浪潮聲回響,登上洞頂眺望太平洋海天一色的壯麗風景。
離開臺東,經南回公路抵達臺灣南部,避暑度假勝地墾丁的貓鼻頭公園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因有一塊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其外形酷似蹲仆之貓而得名。鵝鑾鼻自然公園因附近有石似帆船,且該地形如突鼻,故稱“鵝鑾鼻”。臺南的知名景點還有高雄的蓮池潭風景區與西子灣風景區。
最出名的景點當屬阿里山及日月潭風景區。神木群步道、姐妹潭、三代木等景點濃縮了阿里山美景的精華:登山鐵道、森林、雲海、日出、晚霞、櫻花。遊客還可以搭乘豪華遊艇,環湖遊覽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