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再掀紅包大戰 跑馬圈地移動支付商機
春節臨近,騰訊、阿里掀起的“紅包”大戰連日來引發關注。兩大互聯網巨頭“貼身肉搏”的背後,實質是希望培育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為自家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構建更完整的移動支付生態。
微信封殺支付寶紅包
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誕生。在2015年春節來臨之際,微信紅包、QQ紅包、支付寶紅包、微博紅包等爭相發力,一時間使“紅包”大戰更加白熱化。
2月2日,支付寶錢包率先推出紅包功能,紅包功能中增加了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間的分享入口,支付寶紅包正式登陸微信。同樣在當天,手機QQ也披露了QQ春節紅包信息。QQ紅包共分兩種形式發放,一種是明星紅包,一種是企業紅包,兩種紅包的金額加起來超過30億元。
春節手機發紅包作為一個強需求的支付場景,對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具有重大價值。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表示,春節作為財付通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節點,影響力相當于網購雙“十一”,財付通與手機QQ、微信聯合發力,目的就是通過春節紅包的場景形成用戶使用QQ錢包和微信支付的習慣。
阿里和騰訊作為兩大競爭對手,繼2014年被微信紅包成功“偷襲”後,支付寶紅包今年率先發力,並增加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間的分享入口,從而向騰訊用戶群中滲透。
然而該功能推出幾小時後,支付寶錢包的微信入口即遭到微信封殺。面對微信對支付寶紅包的封殺,支付寶隨後又推出“口令紅包”,以破解微信封鎖。而除了支付寶紅包被封殺外,微信同時還屏蔽了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設的店鋪使用支付寶收付款服務。
對于封殺支付寶紅包一事,騰訊方面回應稱,部分用戶支付受阻和整治第三方平臺有關。
“紅包”大戰意在提升用戶黏性
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之所以如此重視春節“紅包”大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其實意在提升移動支付用戶黏性,完善支付場景,為長遠分享移動支付商機打好基礎。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達到2.17億,網民手機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
另據易觀智庫統計,2014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77660億元,繼2013年環比增長率達到800%爆發式增長後,再度迎來近500%的環比增長,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