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債務危機與高盛扮演的可疑角色

時間:2010-04-22 10:13   來源:新華網綜合

  首先是將希臘當時對外公布只佔GDP6%赤字的假象捅破,因為實際當年的債務已經高達12.83%。緊接著美國三大評級公司在2009年12月初紛紛下調了希臘的主權信用級別,輿論一下子大嘩,希臘債務問題暴露在全世界面前。與此同時,投資銀行家們手中的另外一個金融工具也發揮了作用,那就是信貸違約調期(CDS)。

  高盛不僅積極參與了CDS合約的中介,並乘機抬高CDS的價格,而隨著CDS價格的升高,希臘的籌資成本也就不斷上升,因為CDS被看成是風險的一種價格。就這樣,國際投行們不僅通過掉期交易獲得可觀的掉期費,而且在匯率上也賺足了差價。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引誘了希臘等歐豬國家不斷地借債,使他們陷入債務泥潭,然後又抬高在融資的成本,一步步把它們推向債務危機。

  他們難道不怕這些國家宣布破產,不償還這些債務?我的判斷是不怕,因為在這些國家身後有德國、法國、歐盟、美國政府,還有IMF。他們會用公共資源來解救希臘,而投行們的債權是不會被壞掉的,西方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在做他們的後盾。仔細看看從高盛、JP摩根出來在西方各國中央銀行和財政部做高官的人數,再看一下從大投行出來在國際金融機構里掌握實權的人,你就會知道全球金融體係是掌握在誰的手中。

  另外歐盟成員國債務問題被爆炒得時機也是耐人尋味的,因為隨著美國自身財政赤字的不斷增加,債務創歷史新高,通貨膨脹隨經濟復蘇有啟動的跡象,美元在市場上走軟的預期已經開始形成。如果不是歐洲這幾個國家的債務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在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背景下,美元匯率肯定無法保持今天的堅挺狀態。但是現在美國根本不用擔心,歐洲這幾個國家的債務問題完全化解了美元的壓力,使美國的復蘇獲得了良好的外部金融市場環境。

  歐盟出錢不可避免 平息危機挽救歐元

  希臘債務危機之所以一直受人們的關注與歐盟的挽救措施沒有落實有很大的關係。2月11日歐盟非正式首腦會結束,對希臘的解救計劃也沒有最後敲定,這使得媒體和一些分析師紛紛猜測希臘債務危機的前景。其實歐盟首腦會議沒有拿出具體解救方案是因為他們還有時間,而在確定具體的貸款數額之前,歐盟也想對希臘施壓,一是讓其將隱瞞債務的具體實情通報給歐盟,二是讓希臘政府將外部的壓力傳遞給國內各種利益集團,便于使希臘政府最後接受歐盟建議的削減政府財政赤字方案。因為希臘政府在國外面臨著到期償還債務的壓力,在國內則面臨著經濟負增長、高失業、以及社會福利捉襟見肘的壓力。沒有相應的討價還價和外部壓力,希臘將難以在國內真正削減財政赤字和政府的債務。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