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堅定不移堅持“九二共識” 奮力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新華社記者
7月26日,“九二共識”30週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在各界為臺海局勢緊張動蕩深感憂心之際,這次座談會的召開釋放了鮮明的反“獨”促統政策信號,充分展現大陸方面堅持“九二共識”、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信心和信念。正本清源、激濁揚清。回顧和闡釋“九二共識”的歷史經緯和重大意義,有助於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想基礎,引導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更深刻體認堅持“九二共識”的重大價值,團結兩岸中華兒女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鬥。
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共産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1987年以來,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隨之蓬勃發展。為解決交流往來衍生的實際問題,海峽兩岸分別成立了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開展協商談判。為避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要明確商談性質、保證商談正確方向,必須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應運而生。
1992年,兩岸中國人選擇以對話代替對抗、以溝通化解分歧、以協商促進合作,由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達成的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對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産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歷經三十載,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九二共識”結出纍纍碩果。正因有了政治基礎,才能開啟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建立兩岸制度化協商與聯繫機制;正因有了政治基礎,才能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創大交流大合作局面,極大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正因有了政治基礎,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大會等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才會得到合情合理的安排;正因有了政治基礎,才能在2015年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直接對話溝通,使兩岸政治互動達到新高度。
歷經三十載,兩岸關係也不時遭逢亂流,“九二共識”被臺灣當權者否定、背棄導致嚴重惡果。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毀損兩會商談基礎,導致協商談判被迫停止。2000年、2016年,民進黨當局兩次上臺,不斷升級“臺獨”分裂活動,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持續流失,臺海和平穩定受到衝擊,臺灣同胞利益福祉不斷受損。
“九二共識”管不管用、要不要有,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事實充分證明,“九二共識”不僅是打開兩岸協商大門的鑰匙,也是維護和增進兩岸互信的基石,更是維護和發展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
30年的實踐深刻啟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九二共識”就是求一個中國之大同,存兩岸分歧之小異。兩岸中國人應本著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爭取早日結束政治對立,實現祖國統一,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0年的實踐深刻啟示,維護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反之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堅持“九二共識”,贊成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夠受益;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會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30年的實踐深刻啟示,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強烈意願,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要和平,不要衝突,要發展,不要停滯,要交流,不要隔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訴求。正因有廣泛民意支援,“九二共識”才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堅持“九二共識”體現的是對兩岸民意的尊重,維護的是兩岸同胞的利益,捍衛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任何歪曲、否認“九二共識”的言行,既是對歷史的褻瀆,也是對民意的違逆,註定失敗。
回顧歷史是為了書寫新的歷史,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更美好的未來。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真誠希望,廣大臺灣同胞深刻認識統一有好處、“臺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的道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熱切期盼,兩岸中國人攜手同心,並肩前行,共創祖國統一的歷史偉業,共用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