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10月22日至23日,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在閩全國人大代表赴廈門調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調研期間,代表們召開座談會,暢談了學習體會。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會上發言,全文如下:
憶往昔歲月崢嶸 看今朝風鵬正舉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切實發揮廈門經濟特區對臺重要作用
張志軍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
今年是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興辦經濟特區的歷史背景,肯定了深圳經濟特區取得的輝煌成就,總結了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並對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和改革發展作出重大部署。總書記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為推動新時代經濟特區發展領航定向,是推動新時代經濟特區再立新功、再創新局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部分在閩全國人大代表在廈門調研
在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在閩全國人大代表開展調研活動可謂恰逢其時。40年來,廈門從偏居東南一隅的海防小城,華麗蝶變為總書記盛讚的“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經濟特區寶貴的發展經驗值得我們每一位人大代表認真調研和學習。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灣而設立,這是廈門的獨特優勢。40年來,廈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對臺工作方針,充分發揮“五緣”優勢,拓展“六求”作為,致力先行先試,成為對臺交流重要基地、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和重要的對台貿易口岸,在對臺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1990年見證海峽兩岸分別授權的民間團體簽訂第一個書面協議“金門協議”,到2001年率先與金門實現“小三通”;從2009年首創兩岸規模最大、參與最廣的民間交流平臺“海峽論壇”並連續成功舉辦12屆,到近年來積極落實“四通三化”打造“廈金共同生活圈”;從持續深化落實中央“惠臺31條”、福建“惠臺66條”,到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廈門“惠臺60條”,再到今年針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提出幫助臺商臺企增信心、渡難關、穩預期的十項工作措施,廈門對臺工作致力求新、求實,始終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下功夫、走在前、作表率。
當前,福建上下都在努力落實總書記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團審議時提出的“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目標和要求,此番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必將為閩臺交流合作提供更廣的政策空間和更大的發展機遇。
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困難和挑戰。我們要深入學習和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決反對一切“臺獨”分裂行徑,把廈門建設成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文化交流最活躍平臺、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推動實現廈門與臺灣應通盡通、能通先通,全力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援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為新時代特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