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毛啟蒙:“兩岸一家親”需直面社會權利

  時間: 2015-04-24 18:20     來源: 香港中評社     
 
 

  中評社三亞4月14日電(記者 楊犇堯)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于13日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毛啟蒙發言表示,“兩岸一家親”展現出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發展中深層次政界問題乃至民主政治發展趨勢的科學研判,可謂“事已起,欲興事,則家和益重。”

  毛啟蒙認為,作為一種理性認知基礎上形成的感性話語,通過理性視角與感性話語相結合,對應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具有一定啟示意義。易言之,就是要實現股價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政治權力安排與兩岸民眾共同福祉之間的有機統一。

  毛啟蒙認為,兩岸關係的本質是政治問題,而根本是政治權力問題,回顧大陸方面2012年以來的兩岸政策論述,從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到2014年襲擊普寧重申“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可以説,長期貫穿大陸方面兩岸政策論述的是權力安排議題。

  他認為,狹義的權力政治依然是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兩岸政治安排的基本範疇,作為兩岸關係的基本表現形式, 內戰法理的主權之爭貫穿了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李娜干政策主張、制度設計乃至統和模式的研討設計人士政治權力的安排,或者是博弈。

  其次,廣義的權力政治逐漸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可忽視的命題,作為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轉捩點,去年3月發生的“反服貿風波”對兩岸關係的傳統權力格局産生了深刻英係那個,以公民社會力量為主體、公民權利意識為核心的新政治力量日益崛起,傳統意義上的基於輸入、輸出的政治系統論正在受到來自網際網路和街頭運動的從塑。

  因此,未來一段時期,除了兩岸政治權力安排論述的矛盾外,兩岸關係更有可能面臨社會權利層面的議題,相對狹義權力安排的討論而言,社會權利所關涉的政經體制等因素更加隱性、固化和複雜,政治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陸方面提出“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一國兩制”臺灣模式等理念和政策論述,也都需要直面社會權利和傳統民主政治格局變遷的新動作。

 
編輯: 李傑     
 

 

地址(ADD):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1號院5號樓文津國際公寓三層 郵編(PostCode):100084
電話(TEl):86-10-62770319 ,62792151 傳真:86-10-62770420
全國臺灣研究會版權所有 台灣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