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0 16:28 來源:台灣網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歷史沿革
新竹最早是竹塹社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生活居住地。 新竹舊名“竹塹”,是由平埔族語音譯而來。
(新竹市旗)
(新竹市徽)
簡稱
竹市
別稱/昵稱
風城
行政區類別
省轄市
區劃
3區
政府所在地
東區
市長
許明財
政府網站
新竹市政府
市花
杜鵑花
市樹
黑松
市鳥
喜鵲
電話區號
03
總面積
104.0964平方公里
總人口
409,911人(2009/9)
人口密度
3930.43人/平方公里
毗鄰
新竹縣、苗栗縣
地理
經度
東經120.58度
緯度
北緯24.48度
東西寬度
南北長度
總面積
104.0964平方公里
- 陸地面積
- 水域面積
海拔高程
最高:187米(五步哭山)
最低:
中位值:
氣候
氣候類型
副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
22.3℃
- 最高月均溫
15.3℃
- 最低月均溫
28.7℃
年降水量
1782.7毫米
無霜期
年日照時數
1626年,西班牙佔據北臺灣後,曾有西班牙人到竹塹傳教。當地大規模的開發,是從1661年鄭成功入臺另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後龍地區,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1683年清政府時期,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余人以暗仔街為中心墾植竹塹,廣興水利開發良田。而粵籍徐立鵬于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新竹、竹北、香山、新豐等地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廳治設于竹塹,成為清朝時期北臺灣的一個重鎮。1826年,竹塹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興建竹塹城獲准,于1827年興工,築造磚石造城墻與四座城樓。清光緒元年(1875年),淡水廳廢除,竹塹城改稱新竹並設縣治。
甲午戰爭後,新竹成為抵抗日本殖民者侵入北臺灣的重要據點。將新竹劃歸臺北縣,並置新竹支廳管理。1920年9月合新竹、桃園支廳為新竹州,州治設于新竹郡(1930年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州治改新竹市)。1941年合併香山莊全部及舊港、六家莊的一部分,擴大行政區域,下設廿五個區會協助推行巿政。
1950年四月二十二日,臺灣省政府公佈本省地方自治實施綱要,十月二十五日調整全省行政區域,改設二十一縣巿,新竹地方乃將原省轄新竹市並原新竹縣轄關西、新埔兩鎮、湖口、紅毛、竹北、橫山、芎林、北埔、峨眉等七鄉及尖石、五峰兩山地鄉等成立為新竹縣。縣治設于新竹巿,並將原新竹縣分設桃園、苗栗兩縣縣治分設桃園、苗栗兩鎮。
1951年十二月一日,將原東、西、南、北等四區合併成立縣轄巿,新竹巿公所在地置於中正路原東區區公所,四十四年夏遷入林森路原縣立中學辦公。1982年六月准予自1982年七月一日起將原屬新竹縣的香山鄉併入縣轄新竹巿改制升格為省轄巿,省轄巿新竹巿政府于1982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1990年十一月一日新竹市下設東、北、香山等三個區公所,正式分區治事。
氣候
風城
新竹因為冬季季風強盛,為全省之冠,所以有“風城”之稱,因新竹的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呈“喇叭狀”開敞,無論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一進入本市,風勢即受約束而增強。例如東北季風到此也略轉為北風,加上地形的關係,就像一股“穿堂風”一樣貫入新竹。新竹沿海一帶冬季季風甚強,風害甚烈,民間早就有“新竹風、基隆雨”的諺語。
月平均氣溫圖(攝氏)
教育
大專院校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中華大學
玄奘大學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
高中
“國立”新竹高中
“國立”新竹女中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
私立光復高中
私立曙光女中
私立盤石高中
私立世界高中
市立成德高中
市立香山高中
市立建功高中
旅遊:
新竹新八景 | 新竹夜八景 |
新竹海八景 |
其他景點 |
新竹漁港 |
護城河 |
新竹漁港漁船碼頭 | 城隍廟 |
青草湖 | 新竹城隍廟 | 看海公園 | 新光三越百貨 |
護城河親水公園 |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 海天一線 | 風城 |
交大竹湖 | 新竹車站 | 港南運河 | 遠東百貨 |
港南運河 | 茄苳景觀大道 | 紅樹林公園 | SOGO百貨 |
新竹動物公園 | 港南風景區 | 風情海岸 | 動物園 |
十八尖山 | 科學園區入口光柱 | 海山漁港 | |
古奇峰 | 天公壇公園吊橋 | 南港賞鳥區 |
編輯:秋日
[責任編輯:牛耕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