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數據  > 正文

臺灣地區11月外匯存底破4千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2012.12.06)

2012-12-07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暌違14個月後,11月底臺灣地區外匯存底再度衝破4000億美元大關,達到4009.5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名列全球第4高。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央行外匯局長”林孫源表示,上月外匯存底增加17.4億美元,除外匯存底運用收益及外資匯入外,主因是11月歐元升值,以歐元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

  金融界人士透露,目前外匯存底資産配置仍以美元佔最大宗,約佔7成,主要是投資在美國公債。其次是歐元,約2成,剩下一成左右則配置在日圓、英鎊、瑞士法郎及加幣等。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天説,“據我所了解,最近外匯存底資産配置變化不大”。他解釋,目前外匯存底還不能投資人民幣,所以大都配置在美債,“因為美國公債利率還不算太低。”

  11月臺灣外資凈匯入12.62億美元,買超臺股400億余元,臺股指數單月大漲414點。據臺灣“央行”統計,至11月底,外資持有島內股票及債券和存款餘額達2187億美元,佔外匯存底的55%,創今年4月以來新高。

  受外資匯入、歐元大漲激勵,去年6月底臺灣外匯存底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且連續3個月站穩。但歐債危機爆發後,外資瘋狂撤離、歐元暴跌,外匯存底跌破4000億美元大關。

  不過,最近臺股走漲,吸引資金大舉回流,外匯存底再度突破4000億美元,改寫歷史紀錄。林孫源説:“很健康。”

[責任編輯:郭瑩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