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特別推薦  > 正文

最高法:房屋徵收補償不公平禁止強拆

2012-04-11 09:4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政府申請執行房屋徵收補償案件,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不願房子被拆遷,政府申請強制執行了怎麼辦?政府自行決定強制執行合法嗎?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對辦理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作出了具體規範,保護被徵收人合法權益,防止行政權力濫用。

    最高人民法院4月9日發佈了《關於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從案件受理、審查、執行和新舊規定銜接等程式和實體方面,對人民法院辦理非訴行政執行案件作出了具體規範。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規定》著眼于提高操作性、指導性,有利於從制度上理順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秩序,防範強制執行過程中發生違法和侵犯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事件。

    《規定》共11條,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

     多重保護被徵收人合法權益

    【提要】當事人對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起訴;當事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起訴;政府申請強制執行的應審查和裁定;執行中存在違法情形的可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負責人表示,《規定》充分考慮對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多重保護。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人民法院在辦理房屋徵收與補償相關案件中,可以通過四個方面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對被徵收人合法權益的司法救濟和保護手段:

    首先,當事人對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其次,當事人對補償決定不服或者補償協議達成後反悔的,也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三,當事人既不起訴又不履行徵收補償決定,有關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對徵收補償決定的合法性、正當性進行審查並作出准予或者不準予執行的裁定;

    第四,行政機關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存在違法或者不當情形,被執行人及利害關係人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者行政賠償訴訟。

    這些機制的設置與執行,對於切實保護被徵收人合法權益、防止行政權力濫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確“裁執分離”的強制執行方式

    【提要】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不能自行決定強制執行,必須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後作出是否准予執行的裁定

    據介紹,《規定》明確了“裁執分離”為主導的強制執行方式。

    所謂“裁執分離”,是指作出裁決的機關(機構)與執行裁決的機關(機構)應當分離,即不能由同一機關(機構)既行使裁決權又行使執行權,從而體現權力的監督與制約,防止權力的濫用侵害相對人合法權益。

    體現在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強制執行方面,“裁執分離”主要體現為兩種情形:

    一是根據《條例》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也就是説,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不能自行決定強制執行,而必須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後作出是否准予執行的裁定。

    這一規定的意義在於,徵收補償決定的合法性、正當性需要受到司法機關的監督,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合法有效的,才能進入執行程式。

    二是就人民法院內設機構而言,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由行政審判庭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定,需要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由人民法院的執行機構組織實施。

[責任編輯:孟雅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