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明彪副主任在“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上的致辭(2018.08.11)
龍明彪副主任在“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
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上的致辭
(2018年8月11日,武漢)
尊敬的郝柏村將軍、方祖岐將軍,
海峽兩岸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出席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在去年南京會議成果基礎上,組織兩岸專家學者匯集江城武漢,圍繞“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抗戰精神傳承”的主題深入研討交流,很有意義。我謹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與會兩岸嘉賓、專家學者和朋友們表示誠摯問候!尤其要向在座的兩岸抗戰老兵致以崇高敬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英雄的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80年前的這個時候,抗戰期間戰線最長、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關鍵戰役——武漢會戰正在激烈展開。武漢會戰是在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背景下開展的一次重要戰役。國共兩黨精誠團結協作,中國守軍正面迎敵、浴血奮戰,極大消耗了侵華日軍有生力量,取得富有戰略意義的戰果,打破了日本妄圖迅速征服中國的夢想,抗日戰爭由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捐棄前嫌、一致對外,建立以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為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的指引下,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奮勇前進,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萬眾一心、團結一致,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救亡圖存、保家衛國的偉大鬥爭中。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侵佔臺灣的半個世紀裏,臺灣同胞不斷進行反抗,數十萬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面抗戰爆發後,臺灣同胞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人民抗戰,一些熱血男兒組成義勇隊奔赴大陸戰場,與大陸同胞一道迎來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民族榮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也使臺灣從日本50年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屢遭外來侵略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偉大的抗戰歷史,是無數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復興的光輝歷程。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全體中華兒女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在今天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1949年以後兩岸陷入長期的政治對立、軍事對峙。儘管兩岸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政治分歧,但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在兩岸長期隔絕的年代裏,兩岸雙方都以各自的方式緬懷抗日先烈,紀念這一段全民族共同締造的偉大歷史,激勵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上世紀80年代,兩岸長期隔絕狀態被打破後,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勃然興起並日漸熱絡,也為兩岸加強抗戰歷史研究教育、傳承抗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讓兩岸中國人都感到憤慨的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島內一些當權者夥同“臺獨”分裂勢力無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從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各領域推動“去中國化”教育,妄圖割裂臺灣與大陸的歷史法理聯繫,磨滅臺灣同胞的歷史記憶和民族意識,造成部分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的錯亂,對抗戰歷史研究教育和抗戰精神傳承産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2008年,國共兩黨、兩岸雙方與兩岸同胞一道,共同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之後8年間,兩岸關係處於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和平發展碩果纍纍,廣泛惠及兩岸同胞。但這一良好局面在民進黨2016年重新在臺執政後被嚴重破壞。兩年多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頑固推行“去中國化”“漸進臺獨”,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打壓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支援祖國統一的政黨、團體和人士,挾洋自重、製造麻煩,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給臺海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連戰先生率領的臺灣各界人士參訪團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堅定不移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團結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復興,這對兩岸同胞全面認識當前臺海形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主流和大勢、在新時代攜手同心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臺獨”分裂勢力無視民族歷史、數典忘祖的行徑絕不可能得逞,只會遭到更多有識之士的反對,必將遭到歷史和人民的唾棄。偉大的抗戰歷史昭示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能勝利。兩岸同胞是骨肉相親的兄弟,曾經走過休戚與共的歷史,新時代更要增進團結,相互扶持,相向而行,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對抗戰歷史的最好紀念,對抗戰精神的最好弘揚,也是對所有為國家民族奉獻、犧牲的先烈先賢們的最好告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岸領導人會晤時明確提出,兩岸雙方應該支援鼓勵兩岸史學界攜起手來,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共同弘揚抗戰精神,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積極為兩岸史學界共同研究創造條件,大力加強抗戰教育、弘揚抗戰精神,促進兩岸同胞更好地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團結一心。
最後,預祝中華民族抗戰歷史教育與抗戰精神傳承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祝與會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幸福安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