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福建臺胞之家> 服務臺胞> 服務臺商> 其他(創業故事) - 正文
 
讓蘭花香飄海峽兩岸
—記清流森源蘭蕙園藝公司董事長吳森源先生
 
2010年09月13日        來源 : 臺胞之家網   作者 : 福建省三明市 葉勁光 字體:【】  【】  【

 

臺胞吳森源向客人們介紹他的蘭花園 攝影/葉勁光

  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嵩溪鎮蓮花山腳下一處山坳下,有一位來自臺灣的“護蘭使者”吳森源,他是個愛蘭之人。在他的蘭園花圃里,數萬枝蘭花熠熠生輝。那種飄逸的閒情,真令人產生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與吳森源相約,靜坐閒聊,品上一壺香茶,並隨他一起觀賞蘭花所帶來的清靜與幽雅。

  吳森源來自臺灣苗栗縣,學的是廣播電視專業,畢業後曾擔任記者,從事過新聞工作,因採訪各種各樣的花農逐步熟悉種植蘭花的技巧,對蘭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拍攝蘭花,當時他走遍了臺灣全島24個蘭花展場,共拍下了4000多張照片,大量收集各種蘭花資料,選出其中600多張照片450多個品種出書。出版的《中國蘭花 四季蘭銘品檔案》得到海內外蘭界的賞識,成為暢銷書,賺了700萬臺幣,這就是他從事蘭花事業的基礎。而後,他就索性辭去記者職務,成為養蘭人。

  轉眼間,吳森源先生從事蘭花種植就20多個年頭了,20年養蘭的風風雨雨讓吳森源感慨萬千,養蘭剛開始就遇到失敗,當時幾乎是一無所有,極大的困難,但他以頑強的毅力,不斷地摸索經驗,終于闖出了自己的路子,成為著名的養蘭人。那段曲折的經歷曾留給吳森源很多惆悵,但如今他視之為人生中可貴的經歷,不經風雨,怎麼見彩虹?經過不斷努力,吳森源的蘭花種植開始步入正軌,他的企業運轉得越來越順利,產量也慢慢達到目標。依靠養蘭,如今他的資產積累了3000多萬人民幣。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他來到廣東英德養蘭花。2007年年他到清流考察後,看中了清流的適宜條件,決定在清流縣嵩溪鎮創辦森源蘭蕙有限公司。2008年11月6日,在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上,他正式簽下合約,首期投資400萬元,建設蘭花基地。

  如今,他的蘭花基地已初見規模:呈梯級狀的山隴田已平整得清清楚楚,18個大棚已建起來。遮陽網、保溫膜、全自動噴灌設備一應俱全,大棚里種上春蘭、春劍、蓮瓣、蕙蘭、四季蘭、報歲蘭等中國蘭花,規劃種植名貴蘭花200畝,採用溫室無土栽培技術,產品出口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年產蘭花100萬株。第一期建設蘭花基地200畝,三年內達到500畝,5年內帶動清流100戶農戶通過種植蘭花增收致富。

  吳森源帶著我們欣賞他的蘭花,邊走邊談蘭花。談起蘭花吳森源真是一套又一套,頗引以自豪。他說,他的蘭園花圃里,有各種名貴蘭花,有的價格昂貴,銷路都很好。蘭花所以能在花卉界備受青睞,蔚為大觀且經久不衰,就是在于無與倫比的純香,多姿多彩的姿色,豐富而崇高的富于東方色彩的文化,而其中文化的積定與傳播對于使蘭花成為歷代人們所喜愛的花卉尤為重要。臺灣包括熱帶蘭花在內的野生種質資源有360多種,蘭花育種、種植技術世界有名,臺灣連續舉辦六年的國際蘭展,發揮強大展覽效應,每屆達到32萬人次,成為國際蘭花市場的重要交易平臺。在蘭花種植方面,臺灣的品種、技術、經驗、市場優勢,可與大陸的人力、物力、氣候等優勢相結合,實現互補互利,這樣可以開拓更大的市場,讓中國蘭花飄香世界。

  吳森源不斷地從臺灣、大陸兩地進進出出,隨著角色的逐步融入,他心里的天平開始向清流傾斜。他逐步把臺灣的組培中心以及廣東基地的名貴蘭花品種移入清流。在他看來,清流蘭花基地還可以作為農業休閒山莊。他一遍又一遍在園地里行走,邊走邊尋找靈感:哪棵樹要留下,怎麼修整;水池建在哪里,哪些地方用來養雞養鴨。每天早上,他一起床就會到大棚仔細查看每一盆蘭花,是否打霜?是否長蟲?成色是否正常?有沒有交肩?……蘭花是非常嬌貴的植物,而在吳森源眼里,它們更像一個個正在成長的孩子,需要精心呵護和疼愛。 

  吳森源介紹:“目前,我們利用山坳地建設大棚,每個大棚最高差不多可以放到60多萬盆,後續我們還要做組織培養,以後用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做到無限擴張,這是我們的目標。除了發展蘭花,我認為清流好山好水,還打算發展休閒農業,多角度發展,並帶動周邊農民,把臺灣的休閒觀光農業引進來。”在吳森源看來,現在是發展蘭花事業的最好時機,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選育、組培、雜交優良蘭花品種,並大規模種植,讓“花中君子”“飛入”尋常百姓家。

  對海岸兩岸的發展,吳森源充滿了信心。“福建和臺灣是海峽之隔,同文、同種,而且語言都是相通,氣候也都一樣,我們的市場很多都在大陸,能夠加速這邊的發展,我們是樂觀其成,很多發展優勢,我們希望加速發展,兩岸直航能夠更方便、更順暢。”

  蘭為花中君子,人為萬物之靈,養蘭和育人有共通之處,在吳森源的蘭花圃里,也終能感受到何為謙謙君子之風。蘭花有品種、品質、品位“三品”,吳森源從事蘭花事業,也悟出許多人生哲理:“花繁柳密處插得進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不僅財富增加,養蘭花也成為吳森源修身養性的法寶。“置身于一盆盆蘭花之中,讓人不由得心平氣和。” 吳森源認為,自己從蘭花身上“學到”了淡定、平和,精心培育它們,不過是一種回報。(圖/文 三明市臺聯 葉勁光)

 


  編輯 : 遼野  
 

版權信息
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 誼 會
©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0591)-87802143 郵編:350003 傳真:(0591)87802143
http://www.fjtl.org.cn E-mail:fj_tailian@vip.163.com
備案證號:閩ICP備060298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