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福建臺胞之家> 服務台胞> 服務台商> 其他(創業故事) - 正文
 
大田屏山 把盞品茗
——記大方廣茶業公司董事長檯商彭寶法先生
 
2012年04月24日        來源 : 臺胞之家網   作者 : 福建省三明市 葉勁光 字體:【】  【】  【

 

  自古高山出名茶。臺商彭寶法創辦的 大方廣茶業公司座落于福建省大田屏山海拔近千米的群山之中,這裡土壤優良、氣候怡人、青山綠水、雲霧繚繞,是名茶生長的理想環境,得天獨厚的地理與生態環境更是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茶葉生産企業的目光。今天,臺商彭寶法在這裡深深地紮下了根,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為社會大眾奉上一道道綠色、健康、純正的天然飲品。

臺商彭寶法在自己的花園裏 葉勁光/攝影

  1999年,彭寶法帶領五位臺商來到屏山鄉聯合創辦了大方廣茶業公司以來,幾年後,鄉里茶業煥然一新。彭寶法先後投入1500多萬元,從臺灣引進先進的茶葉品種、制茶設備,聘請臺灣制茶能手,于當年春季開始製作春茶,如今,大方廣公司成為省級龍頭企業、閩臺合作示範企業,茶園面積700多畝、70多套國內一流的制茶設備,被農業部評為閩臺農業合作茶葉示範企業。 
  彭寶法的有機茶講究的是天然、純正與健康。茶場有群山為屏,茶葉以甘露為醇,受天地滋養。適逢春日,雲霧初開,作者前往考察,看見山上一雙雙纖纖小手已在春茶飄香時節受雇進山採摘茶青。她們頭戴斗笠,腰挎茶簍,成群結隊,穿梭于阡陌之間,採摘起春天的第一抹新綠,成為茶場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個採茶女一邊不停採摘,一邊還和鄰近的人交流起採茶的要領:“兩葉一芯的才是上品,嫩了茶葉的汁水就不夠味,老了香味就不足了。”精心栽培的茶葉一下山,茶青就不能落地,直接上架,在這裡産出的茶香氣馥鬱,韻味悠長。
  大田溫差濕度很適合茶葉生長,屏山四面群山環抱,光照充足,四季溫差小,晝夜溫差大,雨多霧重,所以屏山芽葉的品質好,嫩度高,製作出來的茶品清香、回甘、耐沖泡。高山茶的生長要求土壤肥沃、有機物豐富、排水良好,屏山高山茶園土質結構非常適合高山茶生長。彭寶法先生説,他早在16年前就到處尋覓“大陸的阿里山”,當他發現的屏山自然條件酷似臺灣阿里山,引進臺灣高山茶品種在這裡種植非常成功,産出的好茶可與臺灣的阿里山相媲美。
  彭寶法特別註冊茶葉商標“江山美人”,就是東方美人鐵觀音,他以江山美人作為自己的代言,研發其誘人的色澤和醇厚甘甜的口感造就了東方美人獨特的韻味。東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端午節前後10天。東方美人茶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茶菁必須讓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叮咬吸食,昆蟲的唾液與茶葉酵素混合出特別的香氣,茶的好壞決定於小綠葉蟬的叮咬程度,同時也是東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來源,也因為要讓小綠葉蟬生長良好,東方美人茶在生産過程絕不能使用農藥,因此生産較為不易,也更顯其珍貴。在製作方面東方美人茶必需經手工採摘一心二葉,再以傳統技術精製而成高級烏龍茶,制茶過程的特點是:炒菁後,需多一道以布包裹,置入竹簍或鐵桶內的靜置回潤或稱回軟的二度發酵程式,再進行揉捻、解塊、烘乾而製成毛茶。
  為了使茶葉加工生産處於領先地位,彭寶法特意常年聘請臺灣“農委會”茶葉改良廠專家作為自己的顧問,長期指導生産加工,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有機茶生産加工的要求完成,實現了有機茶生産、加工全過程的無污染控制,茶葉始終保持穩定,得到市場的認可,銷售一直穩步發展。彭寶法把公司的茶葉帶回臺灣島內銷售,很受臺灣消費者歡迎。
  在屏山鄉里,不少茶農就是從大方廣公司裏當了徒弟,學到技術後,回到家裏自己辦起茶廠,開墾了茶園。平時,在種植、加工等環節遇到難題時,茶農總會想到大方廣公司裏的師傅,從那裏得到答案,化解難題。隨著大方廣公司在大田的落戶、發展、壯大,也為當地茶業發展引進了資金、技術、市場,有力地帶動了屏山茶業發展。屏山鄉成了全縣産茶的核心區,有效地輻射、帶動了周邊的吳山、濟陽、武陵、謝洋等高山地區的鄉鎮農民發展茶葉。
  2008年10月16日,在大田縣屏山鄉第三屆鬥茶賽上,初次當上評委的彭寶法,顯得格外認真、細緻,將一道道茶樣進行認真對比、評選,他察茶色,聞茶香,品茶味。彭寶法對屏山鄉茶業發展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鄉里幹部群眾平時一直對大方廣公司關愛有加,對彭寶法先生十分尊重,得知彭寶法在臺灣參加過評茶培訓,獲得“官能檢定”證書,評茶水準可不一般,便馬上邀請彭寶法擔任此次鬥茶賽的評委。彭寶法欣然允諾:這個榮譽評委他當定了。
  2009年6月下旬,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茶文化參訪團一行20名臺灣茶友造訪大方廣茶業公司,彭寶法帶著臺灣茶友到屏山採茶,接著,曬青、晾青、搖青、殺青、包揉、炒制,嚴格按做茶程式,體驗著茶趣,然後,品嘗著他們自己親手採制的茶葉。參訪團直嘆:“這兒是八閩的中心寶地,茶葉極具特色。”
  立於屏山之顛,放眼望去,整個茶場翠綠流光,煙波浩淼,仿佛是一片茶的“海洋”。張開雙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融入那一道道茶的“綠浪”之中。這情與景天衣無縫地交融,似乎與“嘉和”之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乃美好、讚許之意,“和”則是人與人、人與茶、人與自然之和諧。其實,人們在看待一個事物時,也都應該站得高一點,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能看得遠,看得清,看得全面。站在屏山頂峰,彭寶法始終堅持“以茶為本”,憑藉企業“高起點、高標準、高科技”優勢,努力開闢大田茶葉“安全、優質、無污染”的新局面,求精品,創名牌。
屏山,把盞品茗,茶香怡人。一陣清風拂面,雲開霧散,看那春茶吐綠,種茶人喜笑顏開,想今年定是“滿園茶色關不住”。(三明市臺聯 葉勁光)


  編輯 : 遼野  
 

版權資訊
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 誼 會
©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0591)-87802143 郵編:350003 傳真:(0591)87802143
http://www.fjtl.org.cn E-mail:fj_tailian@vip.163.com
備案證號:閩ICP備060298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