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率調研組一行在廈門翔安大嶝對臺小額貿易交易市場視察。 徐波/攝影
臺胞之家網1月14日訊:位於廈門翔安區大嶝對臺小額貿易交易市場是全國兩會臺籍代表委員在廈門調研的第一站。1998年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大嶝對台貿易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是祖國大陸唯一的對台貿易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交易市場允許兩岸客商以自然人身份在交易區內租賃店面並從事交易活動。當地居民和祖國大陸其他地區遊客可進出交易市場,並採購商品帶出。通過翔安區人民政府和大嶝市場管委會辦公室領導的介紹和實地參觀,代表委員們對大嶝市場的貿易方式、商品結構、檔次、品質都有了較深的了解。
下午,調研組一行來到廈門海滄區進行工作調研,海滄區委副書記鄭岳林、常委林佳添等領導陪同調研組一行視察了廈門長庚醫院海滄區、海滄保稅港區。
調研組的代表、委員們在廈門長庚醫院視察。 徐波/攝影
調研組首先參觀考察了廈門長庚醫院。廈門長庚醫院作為台塑集團在祖國大陸開設的第一家醫院,同時也是大陸最大的臺資合作醫院,一直受到各方關注。2009年1月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就在全國政協常委陳傑的帶領下到此視察,了解臺資醫院發展情況。時隔一年,全國兩會臺籍代表、委員再次來到海滄視察,了解臺資合作醫院的營運狀況。廈門長庚醫院行政中心特別助理何國豪先生全程陪同調研組一行視察醫院多個區劃與科室。長庚醫院先進的管理模式、高超的醫療水準和處處體現的人性化服務精神給調研組成員留下深刻印象。
調研組在海西工業重鎮——海滄聽取了海滄區委的工作彙報。 徐波/攝影
隨後調研組一行到中國最大的臺商投資區、海西工業重鎮——海滄聽取了海滄區委的工作彙報。調研組詳細了解了在世界金融危機下海滄臺資企業的經營生産狀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難,如在籌融資、勞資關係、土地稅及臺企産品內銷等。
海滄區委副書記鄭岳林介紹説,由於海滄臺資企業具有“大”(投資規模大)和“高“(高技術)的特點,危機來臨後,海滄區委、區政府及時出臺一系列如企業爭創著名商標和名牌産品最高獲得100萬元獎勵、設立節能減排資金200萬元、設立200萬元出口信保補貼,以及通關綠色通道、出口退稅等幫扶措施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企業自身也適時調整經營生産模式,努力進行産品轉型升級,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需求和競爭。同時,為促進外向型出口企業的産品擴大內銷,區委、區政府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各類展銷會,並對運費、攤位等進行補貼和扶持,切實幫助企業拓寬國內市場。鄭岳林副書記指出,目前,海滄臺資企業無一家破産,而且海滄廈順鋁箔、廈船重工、正新海燕等多家龍頭企業還紛紛投入數十億資金進行增效擴建擴産,在金融危機中依然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趨勢。
調研組充分肯定廈門海滄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更多關注、幫扶臺資企業發展,史茂林副會長表示,海滄區政府在幫助臺資企業解決困難中,如需要也可以通過全國兩會中臺籍代表和委員、全國臺聯和省市臺聯等管道幫助呼籲,以切實幫助當地臺資企業做強做大和永續發展。(文圖:徐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