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福建臺胞之家> 熱點專題> 參政議政 - 正文
 
陳耀中:福建推先行先試 打造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
 
2009年03月15日        來源 : 福建臺胞之家網    字體:【】  【】  【

 


  主持人:各位聽眾朋友,網友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和台灣網視聽中國頻道聯合推出的“兩會”特別節目“兩會看兩岸”系列訪談,我是台灣網的主持人鄭紫豪。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請到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陳耀中。陳先生您好。

  陳耀中:好。

  主持人:首先請跟我們的朋友們打聲招呼吧。

  陳耀中:向朋友們問個好,我也非常感謝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能夠讓我有這麼個機會來跟朋友們來一起交流。

  主持人:感謝陳會長。在我們的節目進行過程中也歡迎大家登陸我們的海峽飛虹網站和台灣網與我們線上交流。陳會長,您是我們臺灣網的老朋友了,我記得在去年“兩會”採訪您的時候,您就建議打造一個以廈門為中心的區域旅遊中心,您能不能再為我們回顧一下您當時的那個建議呢?

  陳耀中:是這樣的,因為廈門是離臺灣最近的一個城市,和金門最近的距離才六公里,廈門是祖國大陸對臺,就是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一個前沿平臺。廈門本身我説到閩南一帶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閩南文化和臺灣本土文化都是一樣的,都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夠讓臺灣人多到廈門來,通過廈門再到祖國大陸內地來,就可以使他們來大陸更加順暢。當時我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正好我們廈門是“小三通”,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同意開通,就是從廈門到金門坐船。這個“小三通”非常便捷,每天有二十多個航班。現在最快的快船最快在二十五分鐘就可以到達。

  主持人:兩地互通。

  陳耀中:所以我們兩地的遊客,通過“小三通”這個航線,從廈門到金門或者再到澎湖再到臺灣本島,或者反過來從臺灣島內經過金門到廈門,非常的便捷。第一就是便捷、快、又省錢,第二廈門又有這麼多豐富的旅遊資源,又可以更好的跟內地對接,所以就提出,要把廈門這個旅遊資源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

  主持人:在今年的“兩會”當中您又有一些什麼新的建議呢?

  陳耀中:今年的“兩會”當中,我提出就是一個我們順著這個旅遊的思路,還要在國家的支援下做得更好。比如説,我們現在廈門已經作為兩岸包機直航的航點,廈門港作為兩岸的直航的港口,現在從廈門機場起飛的飛機,一下就可以飛到臺中、臺北、以後還可以飛到高雄。我們可以隨著“小三通”,然後“三通”這兩條航路來迴圈。遊客他既可以通過海上過去,又可以通過坐飛機從臺灣本島又回來。這樣,他又可以多看金門、多看澎湖,而且還可以節省費用。其次,我就是到今年都主張要發展“遊輪經濟”。通過國際遊輪,把廈門港作為一個遊輪的母港,然後從廈門出發可以到福建的、浙江的沿海城市,然後臺灣島沿海這些城市,去旅遊就非常方便,每到一地上去幾天,然後又回到遊輪上來。海峽旅遊,這條線路也做起來,做熱。

  主持人:其實我聽出來您就是想以一個點輻射開來,然後帶動其他周邊的地方。

  陳耀中:對!

  主持人:然後使得兩岸的交流更加的昇華,更加的方便。您覺得目前您想打造這個區域性旅遊中心的這個構想目前實行到現在它還有什麼困難?

  陳耀中:現在,其實廈門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準備,包括我們為了讓遊輪能夠停靠,作遊輪母港,我們建了很大的這個遊輪碼頭,現在需要國家層面一些政策的支援,交通部門、公安出入境部門一些支援,因為到一個地方涉及到入關出關,有些政策要放寬。所以説船舶的停泊,還有一些靠岸的一些費用,這些費用,要有關部門適當的減免,才能降低費用,為遊客帶來便利。

  主持人:這些也就是有一部分反應到您今年的一些建議當中去了,是吧?

  陳耀中:對。

  主持人:以前就是廈門和金門兩地都是我們兩岸之間的前沿陣地,曾經就是通過一些宣傳戰各方面的這些對峙,如今變成了一個兩岸交流文化非常頻繁的一個地區。我想就是讓您談一談,您對金門的一些了解,或者您眼中的一些金門人現在是什麼樣子的?

  陳耀中:金門這個島,居住的臺灣鄉親不太多,幾萬人。過去是戰地,廈門過去是海防前線,它那邊也是前線,因為當年就是武力對峙嘛,現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廈門金門從武力對峙已經變成兩岸溝通的橋梁了。我到金門,從金門看廈門,我看到廈門沿岸發展非常快。就是海峽這邊我們從金門看廈門,看到廈門發展非常之快,金門感到跟不上了,因為它過去一直是戰地,沒有什麼建設,但是民風醇厚,金門的環境保護的非常好。那裏的人民也非常歡迎我們大陸的同胞過去,特別是旅遊。金門人很自豪的就説:我雖然一些産業方面很少,但是金門高粱酒舉世聞名。金門的貢糖品種繁多,他很希望我們到那邊去,去消費。
 
  主持人:我知道我們每年都有一個兩岸同胞同放焰火的這樣一個活動,就是在廈門和金門兩地之間吧?您怎麼理解就是説由以前的炮戰變成了現在新年共同放焰火這樣一個勝景的?

  陳耀中:你要知道在三十年前,1979年元旦之前葉劍英元帥,葉委員長髮表《告臺灣同胞書》,當時就呼籲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要實現“三通”,那麼三十年走過來了,兩岸已經出現和平發展的曙光了。過去的對峙,導致我們包括到海邊我們不敢去,像沿海地方不能建設,因為對岸就是金門,炮口對著我們,然後雙方隔空對罵,互相不了解。缺乏互信,隔閡越來越深。但是畢竟是骨肉同胞,血濃于水,兩岸的親情是阻不斷的。也有好多金門同胞當時就冒險過來,我們廈門同胞也是特別是在海中間進行交易、聊天,在海中間的漁船上,所以是割不斷的。現在這樣的發展局面,説明兩岸關係的緩和、穩定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同胞之情是割不斷的。

  主持人:我想這比起以前産生了巨大的變化。陳會長您作為福建臺聯的會長,工作在兩岸交流的第一線,可以説平時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兩岸的交流情況,可能和其他的內地臺聯工作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您能不能介紹一下您目前的工作側重點是什麼?

  陳耀中:我目前工作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發揮我們在福建居住的這些臺胞的作用,發揮我們的親情、鄉情優勢,來幫助有關部門,有關方面,還有我們自己也開展對臺的各方面的交流。同時,作為我們臺灣同胞鄉親組織,為在福建投資、就學、工作、生活,這些臺灣過來的同胞,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服務。鄉親組織就是要聯絡鄉情,就是要為鄉親提供服務,主要就是做這些工作。所以每年,包括這次“兩會”之前,我都要到臺資企業當中去走訪,去了解情況,聽他們的意見和反應。他們有什麼意見建議也願意向我向臺聯組織來説,因為把我們也當作他們的娘家,當作他們和政府溝通的一個平臺,希望我們能為他們排憂解難。所以我們做的就是協調,服務的工作、

  主持人:你們平時應該能聽到很多我們臺胞的心聲,他們目前遇到的困難或者説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在哪呢?

  陳耀中:應該説他們目前,特別是當前這種金融危機不斷的加深的情況下,我們和許多臺資企業,因為它們基本上是外向型,産品出口遇到比較大的困難。再一個,他們融資遇到比較大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更希望和我們大陸的企業,和我們大陸同胞叫做“抱團取暖”,“抱團過冬”,“抱團”一起共克時艱。所以希望兩岸進一步加強這种經濟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福建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位置,她在兩岸關係上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特殊的,不管是在經濟交流還是文化交流上,她都起到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臺胞他們是如何看待福建這個特殊位置所做的一些貢獻或者起到一些作用

  陳耀中:其實現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就是從服務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這個出發,提出叫做“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把長三角、珠三角這樣聯繫起來,背後依託的是江西以內的廣闊的腹地。面對的其實是臺灣,福建省為什麼提出來呢?有各種優勢,有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我們講叫做“五緣”優勢,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的平臺,也是我們進行兩岸交流合作可以搞先行先試的一個提議。福建省也希望國家能夠進一步支援福建省,在兩岸交流合作方面,能夠先行先試,建成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

  主持人:如果海峽西岸的經濟區如果建成以後,將會對我們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起到更大的作用,您覺得在您看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前景有哪些?

  陳耀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在能發揮很大的優勢,我剛才就講了,可以通過先行先試,可以使兩岸合作進一步緊密,比如説金融方面的合作,有些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試。比如我剛才講的旅遊方面,可以在福建先做熱起來,可以兩岸的産業對接,現在想和大陸的企業大陸的同胞“抱團取暖”。比如説我們廈門市,去年的臺資增長、引進92億美元,增長了31%。本來好多企業,特別是歐美企業就不願意來了,撤資了。他們是逆勢上揚,進入大陸。所以説我們這方面很有優勢,他們也願意跟我們一起來做到優勢互補,互利互惠,來共同發展.

  主持人:我想説這也是一個“三通”重要的步驟,和重要的部分。去年以來兩岸“三通”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您對兩岸“三通”取得以後,兩岸的這些發展,對未來的展望有一些什麼呢?

  陳耀中:其實三十年前,就呼籲要“三通”,就盼望要“三通”。現在兩岸“三通”是基本實現,實現以後當然對兩岸經濟的緊密合作,各方面交流的平衡度,當然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説我們廈門、福建、福州的機場的航班,直飛臺北、直飛高雄、直飛臺中,都非常便捷了?我們廈門和福州是郵政的分發局,過去我春節發個賀卡到臺灣去,過了春節還收不到呢,現在馬上幾天內就收到了。如果航空當天或者第二天就收到了。

  主持人:現在人大的會期已經過半了,在新的一年裏,您對兩岸工作的一些展望,能不能談一下您的看法?

  陳耀中:我認為兩岸關係要堅持和平發展這個方向,因為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兩岸同胞共同的願望,特別是當前這种經濟困難的情況,更要兩岸加強合作。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合作,和平發展。首先就是説,爭取能夠儘早簽訂經濟合作的機制,建立這種機制,簽訂相關的協議。有了這個制度化措施作保障,這個制度化協議作保障,我們兩岸經濟合作就能夠更深入、更紮實。所以我認為首先這個經濟合作和交流,對兩岸同胞都有利的事要先做,做好。其次就是旅遊方面,兩岸人員往來要層面更寬、更廣一點,讓更多的兩岸民眾互相交流,怕的就是沒有互信,互相不了解,所以只要加強往來,加強增進理解、增進互信,那麼要走到一塊就更容易了。

  主持人:是這樣的,我們也希望在這樣一個大好的形勢下,我們福建省臺聯,包括我們全國臺聯的對臺工作,兩岸交流工作能夠越做越好,越做越順。

  陳耀中:謝謝你。

  主持人:好,今天的訪談就到這裡,感謝陳會長,也感謝聽眾朋友和網友朋友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再見。


  編輯 : 古路  
 

版權資訊
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 誼 會
©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0591)-87802143 郵編:350003 傳真:(0591)87802143
http://www.fjtl.org.cn E-mail:fj_tailian@vip.163.com
備案證號:閩ICP備060298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