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中國經濟下行實無必要(熱點聚焦)
8月14日,7月份中國經濟數據甫一發佈,市場隨即“炸開了鍋”。面對著工業、投資增速的回落,一時間,“7月經濟數據全線回落”“兩大投資增速雙雙下滑”等成為一些媒體、機構熱議的話題,並有人直接將其解讀為“今年經濟將前高後低”“中國經濟下半年會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對此,專家指出,從整體經濟形勢來看,過分擔憂中國經濟下行實在沒有必要: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仍有保障,實現全年增長6.5%左右的目標基本沒有懸念,且中長期還將能保持中高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舊動能的加快轉換,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活力都將不斷增強,經濟韌性會更足。
數據回落理性看
7月份,中國經濟部分數據出現了回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增速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增長8.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就宏觀經濟而言,經濟數據的短期波動是很正常的,特別是中國經濟正處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時期,新動能、舊動能的發展都還未完全穩定下來,這在宏觀方面就容易表現為經濟數據的波動。因此,對7月份數據的回落不宜誇大解讀,應更理性去看。一方面工業、投資等增速總體是小幅回落,屬於正常波動的範圍;另一方面增速回落有其特殊、偶然因素,特別是7月份高溫天氣持續、洪澇災害較嚴重,生産經營、投融資活動受此影響有所放緩。”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儘管7月份部分數據較上月或上半年有所回落,但較去年同期總體還是上升的: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4個百分點,零售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前7個月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提質增效更重要
速度之外,中國經濟還有著更為重要的關注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當前來看,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一個重要窗口期。中國經濟不僅要追求經濟有“塊頭”,還得要有“肌肉”,要強健。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更多的關注點要放在中國經濟的提質、增效、升級上來,這點更為重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工業方面,7月份,高技術産業增加值的增速是12.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速是10.7%,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要快5.7和4.3個百分點。在投資方面,傳統的製造業投資增速在放緩,但高技術産業的投資、裝備製造業投資都以比較高的速度在推進。基礎設施投資裏,環保領域投資大幅增長40%以上,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3個百分點以上。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城鎮調查失業率7月是5.1%左右,較去年同期回落,城鎮新增就業1-7月份增加了855萬人,比上年同期多了20萬人。
“7月份數據再次讓市場看到,中國經濟目前在結構轉型升級、品質效益提升、創業創新發展及民生領域改善等多方面表現保持強勢,而這些成績體現的正是中國經濟新舊動能的加快轉換,是中國經濟持續保持充足韌性的重要基礎。”趙錫軍説。
穩定增長有保障
隨著下半年首月經濟數據的發佈,我們又該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和下一步的走勢?毛盛勇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中國經濟當前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第二,從下半年來講,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能夠延續下去,勢頭不會變。第三,從未來中長期來看,從發展空間和潛力、增長韌性、要素供給條件、改革創新紅利不斷釋放等多個角度來看,中長期中國經濟應該有條件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水準。
具體就下半年經濟而言,毛盛勇指出,從三大需求的角度來看,支撐下半年經濟穩定增長是有條件的:在經濟收入增長較快和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的情況下,消費還是有條件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在國內市場供求不斷改善,世界經濟呈現復蘇,而且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投資也有條件保持總體平穩;在一系列穩外貿、促外貿的政策效應不斷顯現,同時世界經濟也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復蘇態勢,出口産品的競爭力在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出口有望延續回穩向好的態勢。
“總的來講,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大,迴旋餘地多,並且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自身素質,同時防止一些可能爆發的危險,尤其是金融領域的風險。相信只要抓好機會,可以維持6.5%以上的增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説。
本報記者 邱海峰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