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外匯儲備為31206.55億美元,較上月下降457.27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降。對此,專家指出,10月外儲規模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美元走強、居民購匯增加及貿易順差收窄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外儲會出現“彈盡糧絕”的局面。當前,對於中國外儲需要有一個基本認識:首先,中國外儲規模仍處在相對合理區間,無需擔憂規模不足;其次,一些短期波動因素會導致外儲下降,但不會成為趨勢;再者,中國經濟不斷向好的基本面、平穩的國際收支及穩定的人民幣能夠支撐外儲保持基本穩定,這一點毋庸置疑。
1美元走強成下降主因
對於10月外儲的大幅下降,外界普遍認為美元走強是主要推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外儲除了有美元資産,還有大概價值1萬億美元左右的英鎊、歐元、日元等非美元貨幣,當這些非美元貨幣兌美元出現大幅貶值時,外儲就會因估值效應出現下降。
而10月份恰好是美元大幅升值的一個月。央行數據顯示,10月當月美元指數升幅達3.12%。受此影響,歐元、日元、英鎊分別較美元貶值2.05%、3.02%和4.67%。
申萬宏源宏觀分析指出,據測算,10月份美元走強帶來的估值效應導致外儲減少320億美元,扣除這部分影響,外儲實際約下降137億美元,和前期基本保持一致,顯示近期人民幣出現較大程度貶值更多是美元升值的結果,資本外流並未顯著加速,不必過度悲觀。
“10月以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計價的外儲環比出現上升,也可以説明美元走強是10月中國外儲下降的主要原因。”趙錫軍説,除了這一因素,10月居民購匯增加也導致了外儲下降,當然這種下降不是資本外流,而是“藏匯於民”。同時,10月貿易順差的大幅收窄也是外儲下降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