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政府補貼農民 糧價回歸市場

2016年04月11日 07:22:00  來源:經濟導報
字號:    

  經濟導報評論員 蘭恒敏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劉小南日前表示,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這意味著已經實行了9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將取消。

  原來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是國家設置玉米收購最低保護價,新政策將是“市場化收購”加“補貼”。其實質是將原來的國家托底玉米收購價格,改為市場充分博弈後,政府再給予種植戶適當補貼。政策主要意圖是使價格能較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減小玉米庫存和減輕沉重財政負擔,保障農民合理利益。

  原來的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在當時農業生産環境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保證了國內糧價的基本穩定。但也逐步積累了很多內在的矛盾和問題。例如稻穀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和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多年來只漲不跌,成為了糧價上漲的重要支撐,市場調節的空間卻相對萎縮。

  在“托市”政策的支撐下,2011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糧價持續上漲,逐步超過進口糧價,産生愈發嚴重的倒挂趨勢,刺激了糧食進口數量的快速增長。此外,由於企業收購成本居高不下,處於産業鏈下游的糧食加工産業整體發展陷入困境。

  中儲糧總公司一名管理人士透露,國庫中2012年、2013年的玉米存量仍然龐大,現在國家對外拍賣的玉米基本都是賠本銷售。據估算,現在國家玉米庫存有2.6億多噸,每噸玉米每年的庫存成本大約是在252元,則財政一年需要付出的玉米庫存成本費用就將超過655億元。可見,玉米“去庫存”已經刻不容緩。

  總之,原來的(相對)高補貼所帶來的高價格、高庫存、低彈性,使得國家下決心推行玉米收儲新政。

  新政對種植玉米的農民是好事還是壞事?理論上,原來的“價格補貼”轉為“種地補貼”,農民不會吃虧;但實際上對玉米種植戶很可能不利。即,農民拿到的“種地補貼”,很可能遠遠不足以抵消玉米售價下降造成的損失。

  後期制約玉米價格的因素至少有四點:首先是取消價格補貼造成的“硬性損失”;其次是國內玉米高庫存會對玉米價格造成1-2年的壓制;第三,國外玉米的低價格會衝擊國內市場;第四,經濟不景氣所造成的玉米澱粉、酒精等下游産品價格不振,造成玉米需求不旺。因此,雖然目前生豬價格上升較快,有利玉米價格回升,但總體看玉米價格難以大幅提升。

  山東萊州有玉米種植戶反映,2015年開春時玉米1斤賣1元多,2016年春節前後賣0.85元左右,目前只有0.75元,而且比較難賣。也許這是對新政“利空”的提前反應。

  糧食種植補貼少了農民受不了,補貼多了國家受不了。這些年圍繞糧食價格,政策起起伏伏,很難找到一條各方多贏的路徑。其實,最根本的還是中國農業勞動生産率低下和種植結構不合理問題。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在大宗商品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糧農將始終處於弱勢地位,並成為國家甩不掉的包袱。

[責任編輯:吳曉寒]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