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15期)
古老的“絲綢之路”發端于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2000年前,商賈們穿越雪域大漠、古道樓蘭,用腳步丈量出大陸間的距離,把中國和世界連接在了一起。如今,“一帶一路”興起和發展于全球互聯互通的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只要掏出手機、輕輕點觸螢幕,就可以坐等各國商品送到家中,網際網路的任何一端都可以成為“網上新絲路”的起點。
“一帶一路”是一齣“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世紀大劇,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這個時代對世界的擔當,也是千萬企業實現“貨通全球”願景的大舞臺,更能幫助每個普通人實現生活可以更美好的“小心願”。
網際網路為“一帶一路”帶來無數全新的可能,它可以打破時空、地域、語言、文化、傳統等等芥蒂。實際上,電商企業們已經率先出發,如以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為代表的跨境電商一方面受惠于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已經成為推動“一帶一路”發展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創新力量。
在俄羅斯、烏克蘭 、波蘭、立陶宛、土耳其、以色列、科威特、泰國、不丹、馬爾地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速賣通不僅培養了大批的“洋剁手族”,也讓國際貿易充滿了新的活力與生機。“阿里巴巴們”希望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打開那扇“新外貿”的大門,讓中國品牌“群龍出海”,讓國際貿易不再有高企的門檻,不再只是大企業的盛宴,讓中小企業也登上舞臺、展現魅力,而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恰恰是未來“新外貿”能夠充滿源源新動力的關鍵所在。
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的“洋小二”
“一帶一路”上的“國際版淘寶”
“你來自AliExpress?”從機場的簽證官員到餐廳的服務生,2015年到以色列出差的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總經理沈滌凡一路都遇到了速賣通買家的熱情詢問,儘管彼時,速賣通在以色列還沒有一個員工,“但現在AliExpress在以色列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沈滌凡説。
實際上,不止在以色列,速賣通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海淘”電商平臺。儘管速賣通之前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可以説是“墻內開花墻外香”。據記者了解,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正式上線于2010年4月,是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線上交易平臺,被稱為“國際版淘寶”。經過7年發展,速賣通目前的用戶已經遍及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能夠覆蓋“一帶一路”全部國家和地區的跨境出口B2C新外貿交易平臺。
4月10日,阿里巴巴首次對外披露了全球速賣通的最新成績單:全球速賣通的海外買家數累計突破1億;過去12個月活躍買家數超過6000萬;最近一週每天新增買家用戶14.4萬,每天訪客超過2000萬……
“1億買家是一個里程碑,代表了某種程度上的成熟。但這只是一個小目標,下一個10年是中國全球化的10年,也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10年。阿里巴巴要在2025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其中至少有10億來自海外。”沈滌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沈滌凡表示,速賣通這7年的發展,最讓人欣慰的是速賣通一方面通過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逐步提升了全球過億買家的購物體驗;另一方面通過與平臺商家的共同努力,踐行了“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並在不知不覺中幾乎覆蓋了“一帶一路”中的全部國家,讓國內中小企業在網上走出了一條新絲綢之路。
“我們在速賣通的業務發展中發現,很多重點國家都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速賣通賣家運營總監胡彥輝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因為“一帶一路”上的很多國家,輕工業和消費品並不發達,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非常受歡迎。“權威機構的調研數據發現,中國貨已經超過美國貨成為最受全世界‘海淘’買家歡迎的商品,英國、德國和日本分別是第三到第五名。”胡彥輝説。
2017年4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B2B 事業群總裁戴珊,全球速賣通總經理沈滌凡和全球速賣通生態代表一起宣佈,全球速賣通平臺海外買家數突破一個億,正式開啟億級消費群體新時代。
沈滌凡也表示,受惠于“一帶一路”,很多速賣通進入國的政府出臺了大量的利好政策,尤其是在投資和物流體系上給予了很多方便和幫助,這也推動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也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先鋒力量。通過這條“網上絲綢之路”,各國之間資金流、人流、資訊流和物流更流暢,商貿往來更便捷,人民的交往更密切。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佔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比如,在目前速賣通業務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俄羅斯,俄語中甚至出現了一個類似于“剁手族”的新詞——“淘戈利克”,意思是“淘寶控”。再比如,馬爾地夫也已經成為速賣通上的活躍國家,去馬爾地夫旅遊,大家可能需要“當心”了,因為當地的旅遊紀念品,很可能來自於中國。胡彥輝説,自己早在2012年到馬爾地夫旅遊就曾遇到過Made in Yiwu(義烏製造)的馬爾地夫紀念品。
修路搭臺搞基建,倒逼商業基礎設施改善
儘管“戰鬥民族”“買買買”起來決不手軟,但是在俄羅斯,一個包裹曾經需要60天才能收到:買一件薄羽絨服,收到的時候已經大雪漫天;再買一件厚羽絨服,收到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暖。
而如今,速賣通聯合菜鳥物流與俄羅斯郵政等達成戰略合作,設計香港直飛莫斯科的新線路,包裹最快的4天即可送達。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一些商品可以通過菜鳥海外倉發貨,甚至可以做到次日達。作為俄羅斯最大也最受歡迎的電商平臺,速賣通的物流單量已經佔到了整個俄羅斯的一半。
速賣通物流商務負責人方超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雙十一”期間,菜鳥也會考慮在熱門地區採用包機的形式,比如去年“雙十一”期間就在俄羅斯實現了包機,從哈爾濱路線出發。
確實,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業基礎設施並不完善,物流成本極高、信用體系欠缺、支付體系尚待建設……歐美成熟的電商模式在商業基礎設施成熟的地區雖然如魚得水,但是在這些地區卻舉步維艱。
這一切像極了多年前的中國。正如十幾年來在中國發生的一切所展現的,電商的快速發展倒逼了物流、支付的改變,而阿里巴巴也正是通過賦能商家,修路、搭臺、搞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才收穫了如今龐大如帝國的生態森林。
西班牙地鐵的速賣通廣告
在沈滌凡看來,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也是如此,這一切對於阿里巴巴來説並不陌生,現在要做的不過是把阿里巴巴在開拓國內市場時所做的事情進行重演。
“2004年,當時電商、網購剛剛起步,我在淘寶上買了一盒雲南普洱茶,足足一個月才收到貨。今天看來這是一定要投訴的,但當時我非常驚喜,居然真的收到了。因為在沒有電商平臺之前,我幾乎不會在距離家10公里範圍之外的地方買東西。”沈滌凡回憶説。
如今,網購已經是數億國人的生活日常,僅僅是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就佔到中國零售總額的15%左右。而速賣通上買家數量的增長速度要比當年的淘寶快得多。“我們知道歷史,所以知道未來。”沈滌凡説。
實際上,隨著速賣通訂單的不斷增長,確實倒逼一些地區更新了陳舊的郵政運轉機器,並促使其銀行系統變革。阿里巴巴提供的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也提高了其郵政清關、分揀的效率。作為新商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阿裏雲的飛天技術也已經“出海”,服務了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據沈滌凡透露,速賣通聯合菜鳥物流極大提高了海外的配送效率,菜鳥物流已開闢跨境專線16條、跨境倉庫74個、超過90家物流合作夥伴,貨達220余個國家和地區。“物流對跨境電商很關鍵。如今的速賣通已從資訊傳遞者變成智慧物流調度中心,速賣通的大數據預測能幫助賣家更精準地配貨,也讓消費者擁有買跨境商品就像在當地商店一樣的體驗。”
而且,隨著速賣通用戶數和銷售量的不斷擴大和積累,為菜鳥物流建海外倉提供了足夠的數據支撐,可以做出科學的預測。現在通過速賣通的海外倉,西班牙馬德里的用戶下單5小時後就可以收到來自中國的紅米手機。
電商交易要涉及資訊流、物流和資金流“三駕馬車”,資訊流(交易流)在速賣通,菜鳥負責物流,螞蟻金服則負責資金流。據記者了解,速賣通聯合支付寶已經打通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金渠道,和海外200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支援18種貨幣結算,覆蓋了海外的所有主流支付方式,為全球用戶鋪設了一條安全、快捷的跨境線上支付的綠色通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可以提供差異化本地貨幣的服務。
但在一些國家,很多用戶並不持卡,現金仍是支付的主要渠道,至少是重要渠道。沈滌凡表示,在這些國家,用戶也可以通過去銀行付現金的方式獲得一串號碼,然後拿這串號碼到速賣通上下單支付。“但是,現金終會在全世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卡和電子支付。我們非常希望和當地的金融機構和支付公司合作,共同推進支付方式的變化。”沈滌凡説。
不過,除了商品種類品質、物流能力和支付便捷度,電商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售後服務。沈滌凡坦承,跨境電商的退貨確實是個難題,比如中國的貨品賣到海外如果退貨,回來在中國海關還要再收一次稅,這個對賣家來講負擔非常大。不過,速賣通還是提供了方便的退貨服務,用戶在購物時會獲得一個退貨賬號,只需要賣家向當地郵局提供退貨單,或者當地物流機構直接用速賣通賬號就可以把貨退回來。
“總之,我們只需專注産品,其他難題都交給速賣通。”一位速賣通平臺上的商家説。馬雲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天下不僅僅是中國。
“網上新絲路”助力中國品牌出海,中小企業成新外貿主力
OUCUI是潮州地區大大小小2000多家婚紗晚禮服企業中的一家,和其他企業一樣,OUCUI原來也是以做OEM(代工)訂單為主,但是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代工的利潤越來越低,90後創業者張偉、沈慧紅意識到,代工模式終非長久之計,是走不遠的。
於是,OUCUI成為最早一批入駐全球速賣通的商家,並開始嘗試從傳統單向加工模式變為“挖掘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參與設計過程—生産—配送”的模式,借助速賣通的平臺揚帆出海。OUCUI在速賣通平臺曾創造了一天460個定制訂單的紀錄,在高定禮服行業已屬大量,實現了日均量近40倍的銷量突破,用戶甚至包括捷克議員的女兒。
和OUCUI一樣,很多中國企業在入駐全球速賣通之前,都一直默默無聞地扮演著廉價代工者的小角色。而過去的中國傳統外貿也確實主要以OEM、ODM方式為主,中國製造有六成以上都沒有自己的品牌,也不接觸消費者,只是來料加工,當然就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只能賺取微薄的辛苦錢。
看上去,中國外貿一直保持著巨大的體量,但是當人口紅利漸漸褪去,製造成本節節攀升,許多外貿中間商已經開始逃離中國,而選擇印度、越南等製造成本更低廉的地方進行代工。在沈滌凡看來,從外貿大環境來看,中國製造從廉價代工走向全球品牌化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速賣通買家過億背後是要帶領中國品牌“群龍出海”的大目標。“未來速賣通會全面推進‘品牌化’與‘本地化’,為中國更多的中小企業賦能,幫助他們通過大數據實現跨境銷售,並培養一大批能被海外消費者認可的中國品牌,並把它們帶到全球更多消費者的身邊。這才是中國外貿真正的機會所在,這才是中國外貿升級的未來。”沈滌凡表示,通過“千級品牌計劃”為中國製造找出路,希望在完成平臺商家企業化和商標化之後,幫助它們面向海外消費者轉型升級,並培養出1000個月交易額超過50萬美元以上的跨境電商品牌。
胡彥輝也表示,品牌出海、實現國際化,中國企業有很多優勢,也有了不少的成功經驗。“我們真的發現和中國國民對比,老外非常少迷信大牌。比如我們的中國同事很喜歡買耐克、阿迪達斯的運動鞋,可是我們的外籍同事則都是買李寧、安踏、鴻星爾克。”
胡彥輝還舉例説,華為、小米、聯想等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在國外銷售很好,可是像手機品牌“一加”、運動品牌“必邁”這樣國內可能多數消費者不太熟悉的品牌,在國外也非常受歡迎,還有一些專供非洲的品牌也賣得非常好。“新興品牌可以利用國際化彎道超車,國內市場已經是紅海,國外可能還是藍海一片。”
“中小型賣家的機會更大。”沈滌凡説,因為跨境電商業的品牌商跟過去的傳統製造業的公司的規模完全不一樣。動輒幾千人、上萬人的企業並不是未來跨境電商的核心合作夥伴。新外貿的主體賣家不會是過去那種5000到10000人的大公司,而大量都是100到400人的中小型企業。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