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金龍騙補波及鋰電供應商 成飛整合17.5億定增遭問詢

2016年12月19日 10:14:1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每經實習記者 陳星 記者 謝振宇 每經編輯 趙橋

  作為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中涉及金額最大的涉事企業,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簡稱蘇州金龍)自身深受影響。近日,作為其鋰電池重要供應商,成飛整合(002190,SZ)17.5億元定增項目收到證監會下發反饋意見。

  針對證監會提出的公司業績是否將因蘇州金龍受罰引發波動等問題,成飛整合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蘇州金龍造成的業務缺口已由新客戶填補完畢,目前看來,公司已經從蘇州金龍的風波中實現平穩過渡。”

  今年9月,國家財政部一紙通報引爆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蘇州金龍成為風暴中心,不僅要被追回超過5億元的補助金,還被處以近2.6億元的罰款。其母公司金龍汽車(600686,SH)公告稱,因受蘇州金龍騙補影響,2016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將直接減少3億元。

  蘇州金龍的上下游企業也難逃波及,曾與蘇州金龍有高額業務往來的中航鋰電就是“中招者”之一。後者係成飛整合控股子公司,今年7月,成飛整合定增17.5億元,其中13.5億元準備投資中航鋰電(洛陽)産業園建設項目三期工程。

  證監會就此下發反饋意見,蘇州金龍受罰是否造成業績波動,應收賬款能否如期回收,成為問詢重點。

  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6上半年,公司對蘇州金龍的銷售額已從3.69億元降至1.50億元,其中1.2億元為消化往年訂單,2016年度新增訂單僅為0.3億元。

  成飛整合方面表示,“由於公司在提前知曉蘇州金龍受調查的基礎上已主動減少與其業務訂單數量,蘇州金龍受罰對成飛整合鋰離子動力電池業務産生的影響相對有限。”成飛整合預計,蘇州金龍騙補風波可能影響公司2016年計劃銷售收入約1.33億元。成飛整合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筆業績空白已經由新客戶實現填補。”

  就成飛整合披露數據來看,其鋰電池業務銷售收入在今年1~11月同比增長47.46%,並在蘇州金龍於今年9月被通報處罰後實現持續增長。對此,上述內部人士稱,“目前看來,成飛整合已經從蘇州金龍風波中實現了平穩過渡,公司的基本面持續向好。”

  蘇州金龍尚欠成飛整合6820萬元應收賬款,公司表示,“得益於金龍汽車提供的2億元資金支援,蘇州金龍已明確表示該筆應收賬款可以按照合同約定支付。”

  成飛整合曾出現過鋰電項目延期投産的情況,這讓證監會提出此次定增項目能否按期完成的質疑。

  2011年,成飛整合定增10.2億元投入中航鋰電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原計劃2012年底建成,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開始逐步投産,部分産能還未達標。

  成飛整合方面解釋稱,建設週期延後是公司在下游市場發展不似預期的情況下做出的主動行為,而年産能降低除受産品綱領變化影響外,新建生産線的設備穩定性不足、停機維護現象頻繁也是原因之一。

  近年來,成飛整合著力擴張鋰電池産能已是不爭事實。為公司戰略調整,成飛整合領導層今年更是出現“大換血”。上述內部人士對此解釋,“在公司現有業務發展重點變為鋰電池的情況下,領導層會更加偏向鋰電業務。”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導向尚未形成,政策補助逐步退坡,成飛整合未來産能能否實現效益最大化仍是未知數。

  真鋰研究分析師聶昕表示,未來龍頭企業可能借助特惠制形式獲取國家補貼,但對於一般企業來説,可能因補貼政策退坡面臨産能過剩和無效産能風險。

  成飛整合一高管對記者表示,“公司鋰電池業務的未來路徑,必將以加強研發、提升效率及成本控制為主要發展手段。”同時,就中航鋰電是否將成為成飛整合全資子公司一事,該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每經記者靳水準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