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以銷售3200萬個書包和水壺、一個中秋節可以賣出400萬個月餅!
這是迪士尼在中國兩大樂園的消費品業績數據。雖説迪士尼的電影、消費品、各類演出、主題樂園甚至是教育都是其掘金法寶,但説到最賺錢的業務,當數消費品。
在迪士尼樂園,遊客的二次消費——包括餐飲、售賣各類商品在內的營業額,遠遠超過門票收益,二次消費佔迪士尼樂園總收益的至少50%以上。曾有公開數字顯示,一件普通的衣服一旦被打上了迪士尼系列形象的“烙印”,售價可達同類普通商品的3~5倍。
從文具、服飾、家居用品甚至是汽車模型,為什麼迪士尼的授權商品可以熱銷?一個個其實並不存在的虛擬人物,如何可以“從無到有”地成為消費品呢?
華特迪士尼公司中國區消費品與互動副總裁及總經理林家文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揭秘了一件迪士尼商品如何用12~18個月的時間,從一張二維原圖成為商品併發揮商業價值的過程。
虛擬人設的"心機”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