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現在的北京“全民創業”之風方興未艾。從阿里巴巴到出門問問,從微信支付到大疆無人機佔領全球70%的市場份額,中國的科技創新企業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領軍力量。但中國的創新到底有多少是模倣?有多少是真正的品類創新?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8月3日報道,短時間內,出門問問、滴滴打車這樣一個又一個完成C輪D輪融資的新近高科技企業紛紛亮相。滴滴打車還與美國的優步燒錢血拼數年後體面停戰,達成相互持股協議。
矽谷科技公司Shopkick的創始人賽瑞亞克·羅丁花了三周時間遊歷北京、深圳和香港之後大膽預測,中國的首都北京將是未來10年內唯一能夠比擬矽谷的高科技創新中心。
規模宏大 政府支援
報道稱,作為活躍在矽谷和北京的投資人,NewGen Capital的創始合夥人張璐認為中國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視。
她説:“在美國有個100萬用戶很不錯了,在中國是小意思。”
中國的國內市場有13億人,這是美國或是歐洲市場的四倍。而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高科技企業的目標客戶。在美國,現在有1.9億人有智慧手機,而中國,今天這個數字是5.3億,在未來三年內將成長為7億。
然而僅有市場並不足夠,更重要的還有市場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張璐説,親身體會下來,中國市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已經比美國要快得多了。
張璐説:“中國普通老百姓對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接受度要快得多,跟美國比要快很多。矽谷在美國是屬於快的,但是國家其他地方一點都不快。但中國不是。你現在去中國,根本不用帶現金。到哪兒用手機微信支付, 全都搞定,不用帶卡不用帶現金。”
報道稱,鼓勵創新的還有中國政府的各項資金支援。出門問問是國內唯一獲得谷歌投資的智慧語音開發公司,硬體項目經理劉昕説,公司目前正在申請政府的補貼,另外還有各種政策上的優惠。
他説:“會有一些這種鼓勵創新的一些政策,包括一些稅收方面的優惠,包括一些出口退稅方面的優惠也會有一些。”
上海夠快雲庫的創始人陳翊也對美國之音説,從提供孵化器,場租的優惠減免,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中國政府專項資金補貼,都會惠及初創企業。
矽谷北京 哪個更拼
報道稱,美國的矽谷是世界高科技行業的勝地,雲集著美國和國際創業者和風投資本,這裡以節奏快、工作時間長著稱。不過張璐説,每次從中國回來,就覺得矽谷節奏太慢。
她説:“看看中國的創業者,再看美國的創業者,就覺得美國的創業者太講究工作生活的平衡。”
確實,中國創業者基本沒有所謂的工作生活平衡。據羅丁的文章,在中國的科技創業界流行著一種9/9/6模式,即早九點上班,晚九點下班,一週工作六天。而對於科技初創企業的CEO或者創始人來説,這個模式是9/11/6.5。
且不談這樣工作的工作效率如何,這種創業者的野心和動力確實不容小視。
張璐説,內在的動力是這些初創企業快速發展的不二法門。
她説:“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它的遊戲規則沒有確定下來。就是市場比較混亂。但是它的優勢在哪兒呢?就是創業者非常拼。”
創新複製 誰為王道
報道稱,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的創業基本集中在模倣西方模式,人人網複製了臉書、百度複製了谷歌、優酷複製了YouTube……中國是否會與六七十年代快速發展的日本一樣,以模倣作為終點呢?
出門問問的産品經理劉昕説,這個其實比較難界定。他説:“很多有用的創新實際上都是基於現有的一個不太完美的東西來做一些微調,讓人們用起來更舒服。創造一個品類的創新産品的機會很少,但是很多地方也能看出中國的科技公司在嘗試著做一些新的東西。”
報道稱,將産品進行微調適用於中國市場是一個相對簡易的模式,然而中國也出現了品類創新。生産、研發無人機的大疆創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它已經佔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在西方國家還處於信用卡付費時代的今天,微信已經成功將手機支付推廣到中國各大城市。
張璐表示,同時看中美兩個市場的投資人都會發現,中國目前的商業模式創新做得比美國好。
她説:“中國現在已經有自主創新能力了,當然技術層面的創新能力還沒有那麼強,但是模式創新,中國現在真的不是拷貝。我看到很多美國公司已經開始複製中國的模式了。就中國那個直播的模式,中國先把直播做起來,然後Facebook Live這些才起來。”
劉昕也表示,臉書(Facebook)新的即時交互工具就借鑒了很多微信的小功能。
發展太快 規則待建
報道稱,現在的北京,“全民創業”蔚然成風,到處都是拿著低工資,一週7×24小時撲在自己創業公司上的年輕人。
張璐説:“對中國來講的話整個是一個非常火熱(的氛圍),火熱到你覺得有點害怕。”
她認為,對比矽谷來説,發展快是中國的優勢,也是中國的劣勢。她説:“它可能的問題就是,發展太快來不及制定一些規則。可能這是唯一讓人覺得很擔心的地方。”
張璐還表示,中國目前很多初創公司並沒有盈利,處在“燒錢”的模式,先把目光放在搶佔市場份額上。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