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形象與國際影響力方面,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網球公開賽、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國際時裝周、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辦到了家門口,中歐班列開到了俄羅斯,武漢馬拉松更是被跑友們評價為“中國的東京馬拉松”。武漢還將繼續策劃打造一批國際化的文化活動品牌,以迅速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力和集聚輻射功能,推進城市實現脫胎換骨。
五城相爭,武漢還缺啥
幾乎在摘掉“中國最大縣城”這頂帽子的同時,武漢在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提出,將武漢建設成為立足中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3年11月,武漢市發改委發佈《2012~2013年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報告》提出,武漢市擬分三階段打造國家中心城市。2013年至2020年,打造國家創新中心、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2021年至2030年,建成國家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2031年至2049年,將武漢打造成為全球性的創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性城市,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圈。
除了武漢之外,今年9月25日,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在鄭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未來五年,鄭州要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
同一日,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在中共長沙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稱,未來五年,長沙將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新格局;瀋陽市市長潘利國表示,瀋陽以建設立足東北、服務全國、輻射東北亞的國家中心城市為總體目標。
加上更早時候的南京,目前全國已有5座城市提出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責任編輯:李帥]